中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双主体六融合”途径实践探索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王军 张发庆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杨金栓 李菁
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培养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主体分离、融合路径不明、融合效果不佳等问题,积极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双主体六融合”途径实践,“双主体”是指校企双主体,“六融合”指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六条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四层次六模块”课程体系
校企双主体通过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就业岗位能力的深入分析,基于基础、拓展、实践、创新四个层次,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组成的六个课程模块,开发符合服装生产过程和岗位实践技能的项目化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重置课程顺序,创新性地从第一学年就开设实践课,实践课与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齐头并进;同时,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从用人单位的需要出发,拓宽专业知识面,增设了专业拓展课;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设置选修课模块。通过在选修课程模块中开设体现职业精神培养的课程(如《大国工匠》《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中融入职业精神元素,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同步提高。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四室九段”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主体在对服装行业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由教研机构专家、企业专家、学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分析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依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需求,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实施“三场境六递进”人才培养途径,通过课堂学习、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学习场境的融合学习,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从课堂到岗位、从学习到生产,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六个递进。积极推行“四层三境三改三评”人才培养模式,即 “基础、拓展、实践、创新”四层递进式课程体系、“课堂学习、岗位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学习场境融合途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保障、“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评价主体,完成融合培养的任务。同时,根据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学情、专业特点、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结合专业课程模块、项目、任务,采取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法,并规范教案(教学设计)、学案(实训报告)、任务书、学生完成任务综合评价细则,构建了“四室九段”人才培养模式。四室指的是“教室、实训室、工作室、车间”,九段是指在学校三年的学习时间每个学期分阶段进入到四室进入实习。常规专业理论课在教室、专业项目类课程在实训室进行,贯穿两个学年,同时在二年级的两个学期进入到工作室为期1-2周的实习,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进入到车间实习阶段,在三年级进入到校外合作企业的顶岗实习阶段。通过“四室九段”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师在做中教设计、教工艺、教知识;学生在做中学知识、学设计、学工艺、练素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
三、推进技能大赛全员化,构建面向人人、校企互融的大赛机制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将全员化技能大赛工作视为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提高学校办学影响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建立了全员化技能大赛常态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以行业前沿为引领,强调企业参与,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研究、设计、制订技能比赛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目前,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已打造成了“学年有大赛、季度有小赛、月月有竞赛、班级有评比、内容全覆盖”的竞赛体系,构建了一整套具有中职特点、学校特色的全员化技能大赛模式。学校充分发挥全员化技能大赛在职业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通过竞赛激励作用,展现拼搏精神。通过参加竞赛,养成尊重规则意识。通过大赛评分指标体系引导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在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考核的同时,注重将体现职业精神的职业态度、职业习惯、工作的专注度、精益求精等元素融入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
四、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实施多元化评价
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加强过程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能力,引入多方评价机制,包括任课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学生等多方参与考核评价。课程成绩评价主体由教师、企业技术员、学生组成;操行分成绩评价主体由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组成。在企业实习阶段,由企业导师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实习考评体系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精神的成长。以学生能力为核心,对服装专业教学成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客观评价。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平时作业、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平时操行表现等多种形式的评价。考核内容要求能真实反映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劳动态度、行为表现、团队协作等职业精神的考核。加大实践技能考核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课程成绩要对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同时将纪律情况、学习态度、团队精神等纳入考核范围。
五、强化校企文化融合,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坚持做到引入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班级,将文化建设与学生的职业道德、就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管理文化的无缝对接,把学校打造成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如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学校网站等,开展职业精神方面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宣传;将体现企业文化的规章制度、国内外顶级服装设计大师等介绍等,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感受到来自企业的专业氛围,通过环境育人,帮助学生养成学习的自觉,为学校服装专业的健康快速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的行为文化。一是选准典型引领人物。学校每年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为学生进行主题讲座,分享如何找准职业定位、如何适应岗位角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职业生涯心路历程。二是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学校每年10月举行班级文化环境布置展。要求各班对教室进行整体规划的时候,立足于学生兴趣、突出班级 “职业”,让教室内外都能感受到专业气息,进班就看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要求。三是学生自主设计服装。为保证学生实训课堂秩序有条不紊、避免一些安全事故发生服装专业,要求学生要上实训课统一着装,自主设计和制作。通过行为文化的倡导,既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契机,也为今后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就业奠定基础。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用民族文化培育学生身心、提升职业精神,在职业技能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自主发展。
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元育人
实施现代学徒制,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学校教务处、社会实践处、服装专业部等有关部门在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服装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学校和郑州锦荣轻纺城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采用“毕业设计优秀选拔+招聘”的模式,组建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专班。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教学方案,研发课程标准,按照理实一体教学组织模式,由校企7双方人员共同编写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服装CAD制版与推板》《服装ODM设计》《样衣缝制与工艺》三门课程的实训教材。现代学徒制使学生、老师和企业师傅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下,能够使学生增强职业现实感,对于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责任、端正职业态度、掌握职业规范、遵守职业纪律、养成良好作风、维护职业信誉等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实践表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双主体六融合”途径,符合全方位育人模式要求,助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生职业目标清晰,增强了学生职业精神发展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校园特色文化功能,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普遍欢迎。在近三年全国、全省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屡夺佳绩,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奖项12个。省级技能大赛奖项54个,文明风采大赛奖项21个,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