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李媛媛
5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全省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新闻发布会,就河南省政法系统2023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进行介绍。
去年河南政法各单位推动38项承诺实事落地见效
发布会上,据河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袁永新介绍,2022年全省政法各单位将开展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作为提升执法司法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方式,加快“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在部门联动、科技赋能、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推动38项承诺实事落地见效。
先后升级了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完善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优化了河南省居民身份证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平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当面办”的政法公共服务产品更加多样,政法机关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开展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冬日暖薪”集中执行行动,深化了公证公益法律服务、食品药品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实践等活动,通过打好“组合拳”,民生领域执法司法成效不断增强。创新了企业普法宣传工作,编写了《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示100条》,制定了安商惠企服务发展28条措施,组织了民事行政诉讼专项监督等“五个业务专项”监督,全面推行保安服务行政许可容缺办理等,切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举措不断优化。
“群众路线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做好政法工作必须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袁永新说,省委政法委高度重视爱民实践服务承诺,研究制定了今年即将推出的40条便民利民举措,这些实事既有往年活动的延伸,又有创新之举。
全省政法系统发布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
发布会上,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发布2023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
其中,省高级人民法院承诺:让群众立案更方便、积极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护、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依法推广律师调查令的适用、专项治理审判执行突出问题、多维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省人民检察院承诺:加强涉农检察,服务乡村振兴;全面推行知识产权“四合一”综合司法保护,遏制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保障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聚焦金融监管能动履职,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和公正;围绕安全生产深化溯源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守护百姓平安;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检察监督专项活动,维护“三小”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守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让法治成果人人共享;开展“未”爱而来、让困境儿童向阳而生专项保护行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深化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工作,推动涉检信访问题及时就地实质性化解;开展线上线下多元阅卷服务,更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省公安厅承诺: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全省通办”、临时居民身份证申领异地可办、优化机动车驾驶证考试预约服务、开通营运类车辆交通违法网上处理渠道、对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轻微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实行网上快速处理、优化交管业务电子票据便利化应用、推出河南公安便民服务窗口电子地图、公布一批公安机关行政许可事项“同事同标”办事指南。
省司法厅承诺:推动出台《河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助力乡村振兴;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持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校园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专项普法活动;开展全省人民陪审员集中选任,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持续推进法律援助惠民生工作;全面加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开展公证公益法律服务活动;降低特殊困难群体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开展“践行‘枫桥经验’·助力平安河南”人民调解专项活动,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持续深化狱务公开,健全完善监狱长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公开接受群众咨询。
编辑:晏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