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5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省各级各相关部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一法一条例”,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2017年至2020年连续4年将城镇新增就业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作为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首;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稳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报告显示,5年来,全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42.69万人,保持了全省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针对重点群体,我省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等工作。报告显示,5年来,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43.0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3182.02万人。
推进“技能河南”建设,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法制保障要先行。我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稳步推进部省共建职业培训法治示范区建设。
报告显示,今年3月至5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多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执法检查组紧贴新时代就业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扣就业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紧盯就业促进重点难点,采取实地检查、听取汇报、座谈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核实检查,及时指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报告指出,我省就业促进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还存在“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不到位,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重点群体就业任务艰巨,结构性矛盾更为凸显等问题。
建议通过全力推动法律实施、建立运转高效的就业促进联动机制、强化就业促进法治保障等举措,统筹抓好就业促进工作。
建议进一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带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全面增强就业吸纳能力,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增加就业岗位,以产业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拓展就业空间;进一步完善人才体系建设,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牵引作用,正向宣传引导促进择业观念转变;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着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健全重点人群就业帮扶机制,加强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
编辑:李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