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证监会: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时间: 2023年06月02日08:44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现代资本市场必定是一个双向开放的市场,一个张开双臂欢迎全球投资者的市场,一个有力支持本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市场。”6月1日,2023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开幕,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大会致辞中表示。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整体恢复好转,外资保持流入A股态势,1至5月通过沪深股通净流入达1700亿元。近五年外资通过QFII/RQFII及深股通持有创业板股票市值增长超过11倍。

  “中国证监会着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制度优化,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助力形成反映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上市公司群体,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境外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加便利友好的环境。”方星海说。

  今年4月,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中国证监会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法治体制完善、监管转型和能力提升,有效提升投融资的便利性。

  2022年A股新增上市公司428家,保持了常态化发行,为投资者输送了新的投资标的。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来源持续扩大,公募基金等专业投资者力量稳步增强,2022年,深交所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约21%、交易占比为31%,5年间分别增长5.5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伴随着注册制改革实施,A股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总数已超5000家,总市值超过85万亿元人民币。债券、基金、REITs、指数、期货和衍生品等市场平稳较快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投资选择。

  “受益于中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拥有全球数量最多、交易最为活跃的投资者群体。深交所投资者开户数达到2.6亿户、股票成交金额稳居全球证券交易所第三位。此外,中国与境外市场不处在同一经济周期、中国资产与其他市场资产存在相关性差异,这些都彰显出中国资产在全球资产组合中的投资价值。”方星海表示。

  A股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基本盘,整体业绩保持韧性增长,2022年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7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2%,整体平均研发强度2.32%,同比提高0.25个百分点。其中科技型上市公司高增长、高研发投入特点凸显,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4.6%、研发强度达6.71%。一批上市公司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已经成长为全球技术最领先、规模最大的企业。

  此外,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积极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逾1700家公司单独编制发布2022年ESG相关报告,家数同比大幅增加,更好地满足国际投资者ESG投资需求。

  “我们还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市场融合发展。”方星海说,比如,不断优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稳步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先后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科创板股票、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等纳入互联互通,近期又进一步扩大了沪深港通的股票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将不可交易天数减少一半。

  此外,中国证监会还持续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避险产品和配置工具,支持开展期货产品结算价授权合作,实现期货市场开放路径多元化。拓展优化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支持更多上市公司互联互通存托凭证在欧洲市场发行上市。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制度也已落地实施,第一批两家企业已于5月31日完成备案。

  “我们真诚欢迎符合条件的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继续抓住机遇扩大在华投资展业规模和水平,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红利。期待未来与业界同仁继续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设高效包容的全球资本市场,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能和稳定力量。”方星海说。(上海证券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