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时间: 2023年06月25日08:40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近日,记者走进乡村一线,看到各地以特色产业为抓手,拓展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这个端午,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迎来了丰收。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柏桥村考察调研。总书记走进荔枝种植园,了解当地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和文旅产业等情况,并同现场技术人员亲切交流。

  总书记嘱咐大家,要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茂名的荔枝全国闻名,但作为容易变质的热带水果,如何让水灵灵的荔枝从地头快速送到餐桌?这个“田头小站”发挥了重要作用。小站点集合了荔枝筛拣、冷藏、冷链运输等全套装备,荔枝在采摘的同时就能进行初加工。不仅如此,从地头上高速,从机场飞全国,现在最快24小时,新鲜的荔枝就可达国内主要城市,3天抵达出口市场。

  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去年底,全国新建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0个农业产业强镇。茂名的荔枝、延安的苹果、兰州的百合、大连的樱桃、东宁的木耳,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一个个“土特产”变身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各地正忙着全产业链发力。这里是新疆霍城万亩薰衣草花海,曾经,花期短、品种少是制约当地薰衣草产业壮大的瓶颈,破解难题,当地抓住村企合作的契机,以薰衣草为中心布局产业链。向前,发展观光、研学等项目;向后,开发精油、干花等衍生产品。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2万元。

  2022年,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近25万亿元,产业链条不断延展、集群加快形成,各地乡村产业活力越来越足。在安徽怀宁蓝莓种植区,蓝莓产业产值已经达到50亿元。从良种繁育到规模种植,从休闲采摘到食品加工,这里正在探索建设以蓝莓为中心的立体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正在改变着中国乡村面貌。这个端午假期,在山西左权泽城村,太行风光吸引大批美术学生写生作画。在河南光山县东岳村,游客听花鼓戏、做香囊,体验民俗文化。四川成都战旗村的唐昌布鞋、蜀绣等非遗手工作坊成为大家的首选打卡地。现在,我国七成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以非遗为主的特色产业正在成为农村增收的新门路。(央视网)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