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暑运过半出游热度不减 释放消费新活力
时间: 2023年08月08日08:45     新闻来源:中国证券报     

  “带孩子出来转转,第一站选择首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在拥挤的北京地铁4号线上,游客李女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了一家人的出行计划。

  进入暑运以来,铁路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交织叠加,旅客出行需求旺盛。专家表示,考虑到已经到来的“暑期档”和后续中秋、国庆假期的旺盛需求以及供给侧和政策面的积极影响,有理由对下半年旅游经济持乐观预期。

  出行数据亮眼

  进入8月,暑运过半,铁路和民航运输活力十足,运量增幅均达两位数,显示出人们旺盛的出行需求。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日前发布数据显示,铁路暑运自7月1日拉开帷幕,至7月31日时间过半,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06亿人次、日均1310万人次。暑运以来,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0169列,较2019年同期增长14.2%。

  其中,国铁集团有效增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热门地区和杭州、西安等主要旅游城市间的运力投放。新成昆铁路、京唐城际铁路、兴泉铁路、渝厦高铁长沙至益阳段、银兰高铁等新线迎来暑运“首秀”,客流持续走高,极大便利了沿线旅客出行。

  “暑运以来,旅客出行需求旺盛,铁路部门千方百计增加运力,提升服务品质和运输效率,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和物流服务需求,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提供有力支撑。”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民航运输同样繁忙。据飞常准民航看板数据,7月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43万班次,同环比均增长12%。国际及地区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4万班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8%,环比6月增长18.87%。

  “从搜索与预订的差值来看,有大量旅客存在潜在出行需求,这意味着8月民航市场有望保持火热。”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刘婷说。

  需求持续释放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旅游市场热度创出历史新高。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预测,这个暑期将是过去五年来“最热”暑期,6月至8月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8.54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1%;将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7.46%。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3暑期出行前瞻报告》预测,2023年暑期学生客群的占比将达33%,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亲子和学生两大客群提前7天以上订票比例分别为24.9%和18.7%,均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

  在去哪儿平台,儿童新客量较疫情前增长三成,儿童旅客消费带动能力明显。根据机票预订情况,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推算,今年暑期国内将有200万名儿童旅客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而带儿童出游的旅客,预订中高端酒店比例达41%,高于平均值(30%);餐饮、景区门票等综合消费水平是普通旅客的1.4倍。亲子游对消费带动作用明显,以三口之家北京五日游为例,预计至少带动7000元消费额。

  以研学为代表的主题游受到青睐。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随着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旅游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将进一步凸显,研学旅游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中研普华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认为,未来3年至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会迅速提升,市场总规模将超千亿元。

  文旅消费呈现良好增势

  对于下半年文旅消费发展趋势,中国旅游研究院7月底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下半年趋势预测》显示,综合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势和居民出游意愿,以及企业家信心等先行指标,预计今年全国旅游总人次将达55亿,国内旅游收入将达5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和80%。

  文旅业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有力抓手。为促进文旅消费持续增长和产业良性发展,有关方面持续研究出台务实有效举措。7月31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发布,其中提出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介绍,有关部门将研究制定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国内旅游品质提升行动计划;抓好平台载体建设。(记者 连润)


编辑:晏语悦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