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今年中国车市销量或再创新高
时间: 2023年12月21日15:55         

  从开年降价狂潮中的销售低迷,到暑假车企“扎堆”限时优惠带动消费,再到“金九银十”延续降价风潮助推车市飘红,今年的汽车市场走出“先抑后扬”的增长曲线。

  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693.8万辆,同比增长10.8%。随着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加之企业年末加大营销力度冲刺年度销售目标,预计12月车市将会持续向好,全年汽车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价格战从年头打到年尾

  谈及今年车市,“价格战”成为贯穿全年的关键词。刚刚开年,在不少车企因新能源补贴取消而计划涨价时,特斯拉再次扮演“价格屠夫”,两款主力车型大幅降价2万至3万元,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拉开今年价格战的序幕。

  进入3月,更大规模的价格战在燃油车市场展开。从湖北政企合力的汽车补贴开始,一场近年来罕见的大规模汽车价格战席卷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40余个品牌加入,多数为燃油车品牌。此次大范围降价主要是为了提振1至2月低迷的销售行情,同时部分车企或经销商面对即将实施的“国六B”新规,也有清库存的需求。

  然而,价格战持续近一个月,效果却不及预期,降价加剧了消费者观望情绪,不少车企销量不增反降。为此,中汽协等机构纷纷发声,呼吁尽快回归正常市场秩序。

  进入暑期,曾宣称“不降价”的蔚来汽车全系降价3万元,不少车企也跟风降价或推出限时优惠举措。此后的“金九银十”期间,价格战风潮延续,特斯拉、比亚迪、小鹏、上汽大众等车企纷纷推出优惠补贴,助推车市飘红。

  11月份以来,更多车企为年底冲量,再度加大优惠力度,比亚迪、理想、特斯拉、零跑等车企均不同程度降价或推出补贴优惠,今年的车市也在这一波波促销中走出“先抑后扬”的曲线。

  年底“翘尾”现象再现

  借力“双11”大促,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消费者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11月全国汽车销量达到297万辆,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27.4%,产销量连续3个月创下当月历史同期新高。今年前11个月,全国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693.8万辆,同比增长10.8%。

  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再次创下历史新高,11月销量102.6万辆,环比增长7.3%,同比增长30%,市场占有率达到34.5%。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830.4万辆,同比增长36.7%,市场占有率达到30.8%。

  汽车出口持续引领行业增长,再次成为全年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今年汽车产销有望创造历史新高,实现圆满收官。

  新能源加速渗透混动出圈

  当前,汽车向新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走在前列的中国市场更是在积极拥抱变革的浪潮中大步向前。自今年5月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连续5个月超过30%。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可能直接对燃油车产生冲击,汽车产业从零配件到技术研发都将加速重塑。

  在新能源加速渗透的过程中,作为燃油到纯电的过渡产品,包含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在内的混动车型今年增速强劲,爆款车型频出。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虽然是过渡产品,但在当前纯电车型尚不能完全摆脱里程焦虑的情况下,插电混动、增程式等车型既可以通过加油摆脱里程焦虑,又兼具纯电汽车智能化等优势,收获了一批消费者的青睐。

  数据显示,11月份,插电混动车型销量达30.9万辆,同比增长86.9%;增程式电动车销量9万辆,同比增长233%,增速均远高于当月新能源汽车39.8%的同比增速。

  部分品牌成为近两年混动风潮的受益者。其中,比亚迪依靠纯电和混动“双轮驱动”,在新能源市场上遥遥领先,11月销量超过30万辆,是排名第二的特斯拉中国销量的三倍多。受益于增程式普及度提升,理想汽车今年在新势力中跑出加速度,目前已连续两月实现月销量超过4万辆。同样依靠增程式车型“触底反弹”的还有赛力斯旗下的AITO问界,这一带有华为基因的品牌,通过推出增程式车型问界M7,成为四季度市场新贵,月销量已逼近两万辆。(北京日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