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TLAC债券发行有望开闸 将提升我国金融系统稳健性
时间: 2024年01月29日09:03         

  我国首只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债券有望面世。日前,中国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拟分批次发行减记型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规模不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TLAC达标实施阶段的重要信号。发行TLAC债券提升损失吸收能力,是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降低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可以提升我国大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造血能力”,也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债券品种,为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正面影响。

  五大行均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TLAC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处置程序时,能够通过减记或转股的方式吸收银行损失的各类合格工具的总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下称“TLAC债券”),则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TLAC要求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

  TLAC及TLAC债券的出现,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息息相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防范“大而不能倒”成为反思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

  国际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2015年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明确了总损失吸收能力的国际统一标准,提出大型金融机构应具备充足的损失吸收能力,在陷入危机时,采取“内部纾困”的方式维持关键业务和服务功能的连续性,避免动用公共资金进行“外部救助”。

  对接国际监管规则,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明确了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达标相关要求的时间表——风险加权比率应于2025年初达到16%、2028年初达到18%;杠杆比率应于2025年初达到6%、2028年初达到6.75%。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定义、偿付顺序、损失吸收方式等方面明确了TLAC债券相关规定。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的2023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为第二档机构,交行为第一档机构。

  “五大行均入选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评估框架下,系统重要性得分是决定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关键指标。系统重要性得分主要由规模、关联度、复杂性、可替代性/基础设施建设、跨境业务五类组成。”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

  中国银行是我国首家披露拟发行TLAC债券的商业银行。公告显示,中国银行拟发行的工具,期限不少于1年期,发行利率参照市场利率确定,发行市场包括境内外市场。当中国银行进入处置阶段时,可通过减记的方式吸收损失。

  丰富危机情况下银行处置资金的来源

  TLAC债券的发行,将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一系列正面影响。

  TLAC债券将提升我国主要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强我国金融系统稳定性。当前,大型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41.7%,贷款规模占比也在近年来持续上升。

  “从2022年欧美银行业危机中多家银行的处置过程来看,提升问题机构损失吸收能力,对提高处置效率,缓解风险外溢,避免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表示,发行TLAC债券提升损失吸收能力,可以丰富危机情况下银行处置资金的来源。中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通过发行TLAC债券提升损失吸收能力,是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降低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

  发行TLAC债券可以提升我国大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造血能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从受偿顺序看,TLAC资本补充工具劣后于商业银行普通债,优先于次级债。基于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其票面利率也应介于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较低成本帮助商业银行完成TLAC达标考核,助力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TLAC债券发行“开闸”,也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债券品种,给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正面影响。陈卫东认为,TLAC债券发行,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从发行端看,TLAC债券拓展了商业银行主动负债品种;从投资端看,TLAC债券的期限和发行金额较核心资本工具更加灵活,有利于银行机构对接市场多元化需求。

  TLAC债券或很快面向市场发行

  中国银行本次拟发行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被市场人士视作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TLAC达标实施阶段的一个标志。“TLAC债券作为创新的债券品种,可能很快将正式面向市场发行。”明明判断。

  从达标时间表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须在2025年初达标TLAC第一阶段要求,交行须在2027年初实现TLAC第一阶段达标。

  “长期以来,五大行通过多元化资本补充手段,推进总损失吸收能力稳步提升。在银行资本较为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发行TLAC债券补充TLAC工具规模的需求较低。”陈卫东表示。

  据市场机构测算,五大行的TLAC缺口约为2万亿元。明明表示,尽管缺口有限,但考虑到银行净息差收窄,仅依靠银行内生增长以及到期资本工具续发,很难完全满足考核,需要外部支持。但他也表示,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于今年落地,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有望减轻。

  展望TLAC债券发行趋势,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预计,今年我国将启动TLAC债券发行,但年内供给压力或许较小。我国TLAC债券主流期限预计为3年到5年。除银行自营资金外,银行理财、保险资金、大型企业财务公司等将是TLAC债券的重要投资者。其中,理财资金或许对三年期TLAC债券有一定主动需求。

  “本轮TLAC债券发行规模已经充分考虑市场承载量,不会影响债券市场平稳运行。”陈卫东表示,本轮TLAC债券发行规模充分考虑市场的流动性和接受能力,既满足了TLAC补充需求,又能保证债券市场平稳运行。TLAC债券利率水平预计将低于二级资本债,但高于优先高级债,对投资者有一定吸引力。(上海证券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