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提振信心 接续奋斗——从地方两会看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点
时间: 2024年01月31日15:23         

  近期,地方两会上公布的一系列发展数据,印证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尤其是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令人鼓舞,为做好2024年的工作增加了信心和底气。出席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新亮点带来发展信心和底气

  重庆,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过3万亿元城市;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安徽,聚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汽车产量增长48.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0.5%;黑龙江,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5.1%和213.8%,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梳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令人印象深刻。

位于安徽合肥的大众安徽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工厂车身车间一角。新华社记者杜潇逸 摄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浙江省人大代表、乐清市市长戴旭强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多重挑战叠加的严峻考验,2023年浙江全面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也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和底气。”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2023年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广东省人大代表、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顾问陈洪锦说,自己所在企业是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随着广东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众多制造业企业都有数字化转型需求,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他表示:“看到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4年‘新推动9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我们感到很振奋,要抓住机遇,在市场中有更多作为。”

  开拓新空间增强发展新动能

  梳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在部署2024年工作时,多地在开拓发展新空间,增强发展新动能上发力。

  从“硬联通”到“软服务”、从协同创新到产业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多地两会关注热点。

  河北省提到的2024年重点工作中,“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位居首位。重庆市提出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重庆拥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成都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随着联动联建不断推进,相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快发展。”重庆市政协委员、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褚文博说。

  锚定产业升级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新”风扑面。

  甘肃省提出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核用新材料及装备等领域打造产业集聚区。黑龙江省提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黑龙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荣旺建议,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特点,持续推进企业生产运行、工艺质量和管理创新方面的数字化赋能。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创造消费新动能。

  吉林省提出,启动冰雪产品提质扩容工程,支持9大重点滑雪度假区项目扩大规模。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总经理赵兰菊说,东北旅游火爆让冰雪产业从业者信心倍增,度假区将扩建滑雪场并丰富度假业态配套,持续创新冰雪产品开发,打响避暑休闲和冰雪旅游双品牌。

2024年1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建威 摄

  接续奋斗推进高质量发展

  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表示,2024年要接续奋斗、狠抓落实,推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真招实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前布局新赛道,广东省提出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安徽省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建议,发展未来产业要从顶层设计、产业生态构建、创新要素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推动城乡融合,浙江省表示要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黑龙江省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庆市发力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上海市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在外资、外贸领域要继续开展相关改革探索,在知识产权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迈开新步伐。”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黄建忠说。

  一系列举措正汇聚成高质量发展合力,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全力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新华网)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