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消费市场春日暖 激发经济发展向“新”力
时间: 2024年04月07日08:20     新闻来源:人民网     

  王绍绍

  春日迟迟,春景熙熙。近期,消费市场“春意盎然”,各地消费场景不断翻新,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河南洛阳的牡丹文化节上,绚丽的牡丹展现盛唐风采,AI技术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古镇内,游客听花神曲、赏花神舞、观花神巡游,一览传统文化的风姿……全国各地热情高涨,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清明假期,全国各地消费热度持续升温。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日期间门票订单量增长6倍,用车租车的订单增长240%,国内酒店搜索热度较去年同比上涨67%。

  “消费市场的火热,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彰显中国经济强大的内需动力。”北京联合大学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金山表示。

  当前,甘肃天水成为了新晋“顶流”,也成为了今年春季文旅市场的一大惊喜。数据显示,天水3月以来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1950%,民宿清明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超50倍。同时,天水的火爆也进一步带动兰州、酒泉等西北城市民宿预订量增长超15倍。

  天水“火了”,全国其他城市也不甘示弱,积极开拓当地特色文旅资源,赋能文旅消费市场。广东省佛山市打造“文旅+夜经济”模式,通过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赏等一幕幕夜间消费场景,聚合当地文旅特色资源,开拓文旅消费新主场;山东省开展“畅游齐鲁 乐宿山东”主题推广活动,抓住新媒体营销的流量红利,瞄准住宿市场新蓝海,以“宿”为核心培育多元化文旅消费热点。

  文旅消费热潮下,业内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和商家应提升相关服务水准,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拓展消费场景,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以达到“流量”变“留量”的效果。

  近日,河南开封持续打造“宋文化看开封”品牌活动,通过推出万人剧本杀、月老赐福、投壶等互动体验活动,促进年轻化消费,努力变“爆红”为“长红”。

  在消费场景不断翻新、消费动能持续释放的同时,数字技术也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空间、西安城墙“诗歌大模型”场景、《山河诗长安》央视春晚节目......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文化爆款”不断成为“消费爆款”。

  近期,多部门联合公布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拾光买卖街”以数字技术复刻圆明园盛时风貌,利用科技手段让数百年前的买卖街“原景再现”;苏州湾数字艺术馆使用8K显示、雷达、体感技术、脑波感应设备等科技手段,推出线上线下互动体验结合的展览形式;重庆、成都两地也共同启动“川渝数字文旅产业发展计划”,让成都熊猫基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流光溢彩的洪崖洞与游客进行互动。

  “智慧旅游的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既是科技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激发并释放消费市场潜力、赋能推动旅游场景打造和业态变革的重要路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表示。

  相关专家表示,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旅游景点、旅游文化被搬到“线上屏前”。线上旅游、“云端游览”进一步催生了旅游直播服务,不仅让“流量变现”,还让“消费扩容”。

  春日经济释放消费动能,数字技术赋能文旅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长。”上述专家提到,激活消费、产业兴旺、促进就业,三者是有机结合的,要针对民众新需求,拓宽新的消费领域。

  “应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