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乡村“新职业”丨“00后”返乡创客竞速电商赛道
时间: 2024年04月09日08:32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银川4月7日电(记者侯雪静、邹欣媛)环形补光灯点亮,直播开始,22岁的康艳妙语连珠,边试戴女帽边介绍。这间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电商孵化中心的工作室,日均发出快递上千件。

  两年前,康艳的父亲突然病故,家里欠了不少债……她辞去城里的工作,抓住家乡发展电商的“风口”,回乡创业。

  过去一年,康艳在6个平台的直播间和店铺卖出超500万元的头巾和帽子,还清了家里的欠债。

  康艳在直播间带货(4月1日摄)。新华社发

  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居住着20多万来自西海固的移民群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干沙滩”变“新家园”,吸引着“新生代”的回归。

  跟随父辈搬离大山的康艳,几年前考入银川的大学。大学期间她一直热衷视频剪辑,精心维护的账号不断涨粉,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

  大学毕业时,康艳凭借特长,入职银川的一家教育机构,负责新媒体运营。工作之余她运用账号资源尝试小本生意,帮妈妈的实体店带货,积累了不少经验。

  2022年康艳下决心回乡创业。“那时候,直播带货在红寺堡很稀奇,我的招聘广告发出几个月都招不到人。无奈之下,主播、运营、分拣、客服都是我一个人干。”康艳自嘲说。

  康艳在公司办公室与顾客通过网络交流(4月1日摄)。新华社发

  从一个人干全家帮忙,到招聘10多个人各司其职,工作室现在有模有样。提起“创业密码”,康艳想了想说,关键要选好“卖什么”,比如女帽投入相对少,不压货、不压单,资金回流快……

  “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康艳说,电商孵化中心为他们免费提供直播场地,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定期培训打通招聘通道。

  “姐妹们,主播的帽子,干活防灰尘、平时遮白发,喜欢的赶紧拍,主播马上下播,接孩子做饭去了。”在康艳的直播间里,宝妈马莹莹上播时,帽子的下单量格外多。

  马莹莹是康艳招聘的第一个员工。“刚开始啥也不懂,从打包员干起,有空就去参加培训,才慢慢成了主播,现在我可受欢迎了。”马莹莹说。

  红寺堡区电商专班“班长”马青松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当地紧盯电商“销售”环节,通过培育本地团队、引进优质电商企业、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展校地合作等,让“产品变商品、商店变电商、手机变农具、数据变农资”。

  康艳在公司库房整理货品(4月1日摄)。新华社发

  康艳所在的电商孵化中心,拥有200余间“住宿+直播”一体的直播间,以及培训室、选品区、化妆更衣室、摄影剪辑室等功能分区,可为企业、商户、主播提供多种支持。

  红寺堡区还成立了60多个村级电商站点及物流驿站,培训上千名“村播”,助力电商产业延伸到乡村。

  如今,西海固“村播”独具风格的直播,不仅把当地的特色产品卖出去,也向外界展示着家乡的风土人情。“今年我计划在红寺堡创办工厂,加工女帽,最近已经开始运营跨境电商,准备带着乡亲们把货卖到国外去。”康艳说。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