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乌苏”还是“鸟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惩治坑人“李鬼”
时间: 2024年04月23日08:10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乌苏”还是“鸟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惩治坑人“李鬼”

  新华社记者罗沙、冯家顺、齐琪

  “乌苏”和“鸟苏”,一“点”之差,你是否注意得到?

  “乌苏”“鸟苏”比对图。(最高法供图)

  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披露的这起案件引发广泛关注——碰瓷“乌苏”啤酒,从名称到包装都如出一辙的“鸟苏”啤酒被认定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判决赔偿208万元。

  22日,最高法举行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发布一批典型案例。不少案例涉及你我耳熟能详的品牌和产品,彰显人民法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态度,也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知识产权保护”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有力惩治坑人“李鬼”,才能更好维护诚实守信市场环境。

  宁波某电器公司在海外注册“上海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并将此标识在其售卖的洗衣机机身上使用;南京某酒业公司注册“拉菲庄园”商标,攀附知名商标“拉菲”并做虚假宣传;上海某餐饮公司使用“米芝莲”标识,宣传“在香港话里‘米芝莲’就是米其林的意思”……

  “傍名牌”“搭便车”的手段花样百出,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这些案例中,人民法院严厉打击恶意注册、攀附使用、混淆市场的侵权行为,维护公平诚信市场竞争秩序,让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

  依法保护诚信经营,加强对驰名商标、传统品牌和老字号的司法保护力度。2023年,人民法院新收商标民事一审案件131429件,同比上升16.85%。新收侵犯注册商标类刑事一审案件6634件,审结6357件,同比上升33.45%和24.67%。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产权案件不少涉及外国企业。最高法民三庭庭长林广海说,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回应外国投资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切,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重拳打击侵权行为,必须让侵权者付出更重代价。

  6.58亿元,这是“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案权利人的获赔金额。

  “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林广海表示,人民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从严惩治侵权假冒,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确保权利人得到足额充分赔偿。

  据了解,2023年全国法院在319件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117%,判赔金额11.6亿元,同比增长3.5倍。其中,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在8起案件中适用了惩罚性赔偿,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盼盼”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人民法院依法适用4倍惩罚性赔偿,全案判决赔偿1亿元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65万元;“西门子”案中,人民法院全额支持权利人1亿元的赔偿主张;“拉菲”案中,人民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判令侵权者赔偿7917万元……

  林广海表示,知识产权赔偿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司法实践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人民法院将及时总结审判经验,推动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实现裁判标准和裁判结果的平衡与协调。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