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鑫 通讯员 武志刚 刘山
5月30日,在位于叶县龙泉乡的返乡创业园区的河南世佳鞋业有限公司,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正在了解为乔丹、安踏集团加工的运动鞋面的生产经营情况。
叶县龙泉乡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推动返乡创业就业,实现全民增收致富”为抓手,团结带领广大干群,凝聚各方力量,唱好创业就业大戏。截至目前,全乡各类个体工商户增至1540家、合作社83家、企业284家,中等规模以上企业48家,“上班就在家门口,顾家致富不发愁”的梦想变成现实。
近年来,该乡在全民创业增收致富工作中,积极抢占谋划发展“主动权”。他们多轮次、多口径对外出成功人士进行摸底统计,为全乡在外的党政领导、教授学者、成功创业者1200余人建立了信息库。同时该乡不断建全“情报网”。积极组织与有关人士洽谈沟通返乡创业的同时,利用参加企业商会、年会等活动,实现攀富亲戚、拉硬关系、帮穷兄弟的目的。通过说乡音、谈乡情,用亲情、友情开展乡土人才回归工程,用真心、诚心打动他们返乡创业。
该乡还积极培育沃土,坚持“五必到”,巧打“亲情牌”。即:家有红白事必到;家有邻里纠纷必到;家有上学入伍必到;在外人士回乡必到;家有大病等困难必到。“五必到”成为龙泉乡联系亲情、乡情、友情的纽带,为培育返乡创业沃土、厚植返乡创业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下好龙头带动“关键棋”,该乡紧盯食用菌、室内门及全屋定制家具加工两大驱动,率先在全市成立“红鹰创业工程孵化中心”,积极探索实施“集体经济六大模式”,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好技能培训“添动力”。该乡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不断强化精准规划,从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和群众关注的领域,加强技能培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群众就业注入活力。
用好政策稳岗“强保障”。为真正打通农村就业服务“最后一米”,该乡不断创新举措,让好制度落地生根,好资源倾斜下沉。架起助力企业发展的桥梁,畅通园区企业和政府沟通渠道,打通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好政策服务一线企业和员工,为政策稳岗强化保障。
创业是就业最强的支撑,就业是民生最大的根本。该乡先后被授予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美丽小镇、省级乡村振兴试点乡镇、省级法治乡镇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省级健康单位等称号;其中草厂街村荣获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称号;权印村文化合作社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食用菌产业园被评选为平顶山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