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静音车厢引领文明出行
时间: 2023年10月24日08:48         

  近日,中国铁路官方微博发布消息,铁路部门在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乘客登录铁路12306客户端后可按需购票。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广泛讨论。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投入持续加大,我国高铁网络越织越密,乘坐高铁出行愈发普遍。人们在享受交通发展带来的便捷时,一些烦恼也随之而来——有的“熊孩子”一路不停喧哗吵闹,个别人习惯外放视频或大声聊天、打电话……嘈杂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出行舒适度。

  从铁路部门角度看,设置静音车厢是优化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高质量出行需求的有益尝试。早在2020年底,铁路部门就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部分车次进行了静音车厢试点,随后试点逐步扩大。静音车厢对声音进行限制,并为旅客准备了免费眼罩、耳机、止鼾器等,能够为旅客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环境,提升服务温度。

  从旅客角度来看,静音车厢为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满足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比如,路途中有休息或工作需求的乘客,可在静音车厢得到更好满足。带小孩的乘客,也减少了因无法控制孩子喧闹而与其他乘客产生冲突的几率。

  也要看到,静音车厢广受好评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更充分发挥其效用。

  一方面要加大供给。目前,只有少数车次设置了静音车厢,无论在总量还是分布上,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不少乘客期待进一步加快试点推广。对此,铁路部门要综合考虑旅客需求和自身能力,创造条件应开尽开,设置更多静音车厢,覆盖更多线路。

  另一方面要规范管理。静音车厢不是一设了之,更需细化管理。既要在调低广播音量、减少推销售卖、加强个性化服务上落实到位,营造良好静音环境。也要加强对违反静音规定行为的管理,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对于执意喧哗的人,要探索建立静音车厢“黑名单”制度,尊重和保护更多遵守规定乘客的权益。

  静音环境的保持,离不开广大乘客积极配合。乘坐静音车厢的旅客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则,比如,提前将手机置于静音或震动状态,车厢内不大声交谈,接打电话主动离开车厢等,共同维护乘车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设置静音车厢并不意味着在非静音车厢就能够大声喧哗。需要提高全社会文明意识,让文明乘车内化为所有乘客的行为习惯。(经济日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