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方城县杨楼镇:奋力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 2024年01月19日10:13         

  近年来,方城县杨楼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擦亮“英雄故里、中原水乡、富美杨楼”名片,踏踏实实干事,求真务实创业,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良好局面。

  去英雄故里寻一场红色之旅

  杜凤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著名战斗英雄,杨楼镇是杜凤瑞的故乡。在镇区建有凤瑞小学、凤瑞广场,县城建有杜凤瑞烈士公园、烈士纪念馆,是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杨楼镇立足资源禀赋,以学习、研究、宣传、服务为主线,坚持在资源挖掘研究上迈实步,在红色宣传教育上创实绩,在服务社会发展上见实效,通过宣讲好英雄故事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图片.png

  去中原水乡品一次江南之韵

  2007年,国家大型治淮工程燕山水库蓄水后,水域扩大,境内形成29.1平方公里水面,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是垂钓和水上休闲的最佳去处,为游客带来江南水乡般的享受,给名山秀水杨楼更增添了一丝浪漫、瑰丽、璀璨夺目之光彩。

  燕山水库3万余亩水面,临岸远眺,水光缥缈,直荡天际,是垂钓和休闲娱乐的绝佳之地。杨楼镇作为中原水乡、北方古镇的特色文化旅游综合体,伏牛、桐柏两大山系在此交汇呈二龙戏珠之势。

  白鹭湾生态旅游区是集农产品技术开发、苗木花卉种植与销售,畜牧业养殖技术开发及产品销售,农业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旅游项目。总体布局为亲水游憩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康养休闲区、野生动物观赏区、门景服务区。在积极开发旅游区亲水体验和湖滨休闲旅游的同时,不断拓展旅游产业外延,积极发展康体养生、休闲采摘、拓展训练、湿地科普、教育研学等,吸引更远距离的游客。

  站在走马岭眺望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岸上滩涂蜿蜒,芳草丰茂,鹭舞芦尖,每年夏天,有几千只白鹭飞来觅食,它们白色的身影飞快地掠过水面,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轻盈地停歇在林梢,犹如高贵的白雪公主,美得让人沉醉。规划区域内有两个湖湾,深入岭内,水面平静,景色迤逦,整个杨楼镇融甘江河的秀美之气和燕山水库的浩渺之势。

  燕山水寨旅游度假项目区紧邻燕山水库,三面环水,整个项目呈龙头戏水之势,寓意平步青云,事业亨通。该项目以燕山水域自然风光为基础,以山乡、水寨、花谷为发展格局,以浪漫水镇、娱乐水寨、休闲水街为重点,以湖滨和山地度假为方向,以金山寺、白娘子传说文化为点缀,着力打造。

  项目占地19.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移民纪念馆、体育项目、水上游乐场、湿地迷宫、特色采摘、生物多样化研学等项目,基本形成了“湖岸湿地、河谷花海、岭坡果林、大片景观田、边界花椒墙”的生态景观格局。

图片.png

  祈福胜地子房山,境内有福源湖、房山湖等3座小型水库,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风景秀丽。东部老寨山、架子山、三顶山层峦叠嶂,植被丰富,森林茂密,是观光、探险、野外拓展训练的理想场所。

  去杨楼感受一次镇美民富

  杨楼镇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立的“建设三个强县、打造两个高地、共建一个家园”的战略部署。找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动员高鹏、李胜新、牛怀亮、郑白杨等20余位有志向、理念新颖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博斯新隆、百瑞祥伞业、国大医药等企业已经落地方城。其中百瑞祥伞业加工企业遍布全县15个乡镇,带动就业800余人,月均生产伞骨200万支,综合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伞产业已被纳入方城特色的“5+13”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建强壮大“菜(治平农兴蔬菜基地)+苗(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菌(香菇、平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果(东部山区林果种植)+药(艾草种植及加工产业)+游(白鹭湾、燕山水寨、子房山生态旅游项目)”的六大特色产业体系。玫瑰种植突破4000亩,亩均产值3000元以上,玫瑰系列产品畅销全国;黑李、蓝莓、樱桃等特色林果种植规模突破3000亩,以治平种养一体化示范基地为龙头的生态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新谋划烟叶面积1600余亩。加快打造在全县叫得响的乡村振兴标杆区、示范区。探索推进农村片区综合治理。

  以诗画杨楼浪漫水乡为总基调,主题定位是: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特色种植。片区的整体布局是一心、一园、六区。(一心即白鹭湾生态旅游核心区;一园即玫瑰产业园;六区即休闲康养区、亲水游憩区、特色种植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白鹭观赏区、乡村风貌及产业融合示范区)。计划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6000亩,片区内道路、用电、供水、公厕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大门、小吃一条街、康养基地、特色民宿、水上乐园正在加紧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投资100余万元对燕山大道进行了整体提升,投资500余万元铺设道路6条,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了燕山湖畔商住小区一期;新建的贾河大桥连接了全镇南北区域,S526道路贯通了全镇,解决了群众日常出行问题。

  实干书写精彩答卷,奋斗开创美好未来。杨楼镇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奔跑逐梦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题”之道,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业绩,拼出一个新未来。(徐嘉宝)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