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聚焦代表通道丨杨华:大手拉小手,努力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
时间: 2024年01月28日16:26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马连华 文/图

1月28日,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来自教育战线的省人大代表,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杨华表示:“孩子的抚养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校,遇见好老师,享受优质的教育,是家长的期望,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对此,杨华表示,我们的做法是,一“活”一“动”,借助集团化办学,大手拉小手,努力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

“活”,就是盘活,探索集团化办学,盘活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池春水”。

杨华说,她所在的焦作市山阳区是河南省首批12个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之一。按照“以强带弱、以名带新”的发展战略,成立了焦东路小学、解放东路第一小学和东环小学3所教育集团,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全覆盖。

“东环小学是我省首批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集团。整合的第一所学校,合并前一年级招生只有4人报名。合并后,东环用名校信誉、优质师资作为招生宣传的底气,假期招了40人。”杨华说。

同年,整合一所新建校,新建校前身为单轨制农村学校,合并当年完成一年级四个班的招生。2022年,另一所地处农村的学校成为第四个校区,一年多的时间,该校从4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一校引领,盘活三校,让农村娃也有了好学堂。

“动”,就是带动,深耕集团化办学,带动薄弱学校插上“隐形的翅膀”。

杨华说,有一次,她到解放东路第一小学南校区调研,校长表示,现在学校的公开课,来听课的家长总能比邀约的多出一倍。

“你或许想不到,南校务工子女比率达80%以上,并校前不少家长甚至不知道孩子的教室在哪儿。并校后,学校统一人财物,统一管教评,有‘政策包’推进,有‘伙伴式’互助,经过不懈努力,连续六年荣获区综合管理奖一等奖,终于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支持。”杨华说。

“在这一‘活’一‘动’之间,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一枝秀’变为了‘满园香’。”杨华说。

“作为教育界人大代表,我建议在人员编制、财政投入、管理机制、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性的支持。期待有一天,推开家门,门口就有您心中的好学校。”杨华说。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