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最高检: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集团化、跨境化等态势
时间: 2024年02月05日09:00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集团化、跨境化、链条化、产业化态势,境外出现以‘工业园’‘科技园’为幌子的超大犯罪集团,从单独实施诈骗犯罪到衍生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严重暴力犯罪,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安全感。”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2月4日介绍检察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关情况时表示,除了上述趋势外,当前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提供帮助的境内外相关黑产链条更为完整,人员、信息、技术、资金等黑产模块更为稳定,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资金渠道交织隐蔽,社会危害性极大。

  张晓津介绍,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购物、冒充客服、虚假征信等是较为常见的诈骗手段,其中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占到一半以上。犯罪分子将不同诈骗模式相互融合,还衍生出“杀猪盘+虚假投资”“赌诈结合”等复合手段,更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

  面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全力打团伙、摧网络、斩链条,对相关犯罪人员该捕即捕、当诉则诉,依法从严提出量刑建议。最高检会同公安部挂牌督办第三批5起特大跨境电诈案件,先后向28个省份交办督办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人员达4.5万名,聚焦人员、资金、信息黑产加大打击力度,持续释放依法从严强烈信号。

  据介绍,随着打击治理力度持续加大,检察机关办理电诈及其关联犯罪案件数量明显上升。2023年1月至11月,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4.2万余人,同比上升63.5%;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余人,同比上升13.2%。

  张晓津介绍,检察机关依法从严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的同时,还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聚焦案件背后反映的社会治理漏洞和短板,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协同相关部门加强诉源治理。(新华社)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