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冰雪产业激发体育强国建设新动能
时间: 2024年02月26日08:28     新闻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5日电 (记者 卢星吉 王春燕 马锴)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我国深入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不断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这个冬天,我国冰雪文旅、冰雪体育消费迎来现象级增长,带动更多人感受到冰雪运动魅力并参与其中,冰雪产业对于体育强国建设的助力作用日趋显现。

  基础设施完善推动群众参与冰雪运动

  随着我国雪场、冰场等冰雪运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冰雪运动的社会认知度、关注度提升,参与群众性冰雪运动的人口基数显著扩大,地域、年龄等分布情况持续丰富、优化。

  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冰雪场地达2452个,居民参与冰雪运动人数3.46亿人。春节8天假期,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游客达282.61万人次,实现体育及相关消费25.61亿元,部分滑雪场收入涨幅超过346%。

  直接受益于北京冬奥会遗产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本雪季各大雪场“开板”以来接待游客总人次已突破250万。

  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阿勒泰地区,近年来也新建起一批对标国际顶级雪场标准的大型滑雪区,除了满足本地需求,还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滑雪爱好者的追捧,几乎不愁客源。

  新疆吉克普林冰雪旅游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曲松表示,就该滑雪场的游客数据分析来看,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南方游客占比较大,这正是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成果的真实显现。

  文旅+群众冰雪赛事玩出新花样

  结合冬季文旅产业的开发,近年尤其是今冬以来,不少地方推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群众性冰雪体育赛事、体验项目,在带火当地文旅消费的同时,增加了群众冰雪运动的趣味性、丰富性。

  1月30日,在吉林省靖宇县冰封的松花江上,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冰雪马拉松挑战赛。宽阔的冰封江面上,选手们分别穿着冰鞋、跑鞋、雪板,或是划着龙舟、骑着自行车,从各自起点共同出发,罕见地上演蔚为壮观的“项目同框”。

  除此之外,吉林省长春市还持续举办品牌冰雪赛事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至今已是第22届。近年来,这一越野滑雪赛事除了设置专业组,吸引来自国内外的运动员参赛,还通过推出适合大众的2.5公里迷你赛事、与国内大学生赛事同场举办等形式,助力群众性越野滑雪运动推广。

  2023年12月31日,世界野雪巡回赛FWT(Freeride World Tour)在阿勒泰地区举行,这一赛事充分利用了阿勒泰地区独特的大山粉雪资源,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滑雪爱好者参与。

  同时,世界野雪巡回赛也是2023年新疆热雪节的一部分,该文旅活动不仅有体育赛事,还有文化演出、美食推介等内容,人们在体验高质量群众性冰雪赛事的同时,也从多方面获得了满足与乐趣。

  冰雪产业发展助力竞技训练提效

  北京冬奥会周期以来,随着冰雪运动相关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以及相关创新、科研的突破,目前我国的冰雪装备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不仅在造雪、制冰、缆车设备制造等方面直接服务于冰雪运动硬件设施的建设,也助力了我国冰雪竞技体育的发展。

  在北京冬奥会备战期间,我国科研团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跳台滑雪风洞、六自由度模拟训练器材等设施设备,帮助作为不少雪上项目“后起之秀”的中国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竞技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了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

  其中,位于北京的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利用综合风洞实验室为多支国家集训队提供服务,并为竞技服装、雪板等器材提供模拟测试,帮助运动员们用上了更趁手的装备。此地的六自由度训练馆,则为高山滑雪队、越野滑雪队、雪车队、雪橇队等项目安全高效地模拟训练比赛环境。

  此外,近年来成都、北京等地还出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旱雪训练设施,经过技术攻关,现已可以较好地模拟自由式和单板滑雪公园类项目、空中技巧项目的真实比赛环境。在成都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场,现在长期有数十支专业队伍、上百名运动员常驻训练。

  除了“硬件”方面,我国在冰雪赛道设计、冰雪运动医疗、安全保障等“软件”方面的团队也在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冰雪健儿的训练备战保驾护航。(参与采写 杨帆 李典)



编辑:晏语悦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