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看,春耕中的忙碌身影
时间: 2024年02月29日09:25         

  ■河南经济报首席记者 孔凡哲

  春光不负,农时不误。随着天气转暖,我省各地积极开展春耕春种工作,加快春季农业生产。

  人勤春来早,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实现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省立足一个“早”字,全面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确保春耕备耕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春耕备耕图景在广袤的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农田”变“良田”

  春日暖阳,在位于林州市合涧镇的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示范区)项目的田间地头,伴随着阵阵“嗡嗡”声,多台挖掘机开始作业,挖掘田间灌溉管道沟渠。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土壤改良全覆盖、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依托红旗渠,进一步提升灌溉水源的保障能力。”河南瑞通水利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佩中说。

  在辉县市,涉及11个乡(镇)面积达1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提升田间道路通达率、水资源利用率、粮食综合生产力和农业生产率,解决水边旱、断头渠等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等智能化、精准化目标,带动区域农业生产水平的升级革新。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全省农业基础条件的重大支撑。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有力支撑,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稳住农业基本盘,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让更多“靠天田”变成了“高产田”。

  今年,我省仍要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450万亩。规划建设一批“平急两用”的农业综合应急服务中心。

  注入科技力量

  在这幅美丽的中原“春耕图”中,农技人员忙碌的身影成为别样风景。

  在睢县白庙乡汤庄村的麦田里,商丘市科技特派员、睢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中玉“手把手”指导群众开展小麦科学管理。

  “现在,小麦已经陆续进入返青期。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握当前有利时期,抓紧时间对播种晚、长势差的地块追施一遍速效性氮肥。”王中玉说。

  用上高科技,让农民“慧”种地。鹤壁市打造了“5G+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在当地的5G数字农业控制中心,技术人员通过物联网平台数据科学分析、统计施肥和浇灌面积,推荐符合小麦生长需求的灌溉、施肥和施药标准,利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自动实施喷灌施肥。

  “整体来看,目前,我市一二类苗占比达96.6%,明显好于往年,这为今年夏粮生产打下良好基础。”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靳海林说。

  目前,卫辉市已启动2024年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通过农田基础条件建设、有机质改良等措施,主导及优良新品种等良种广泛使用,以及先进农机、北斗导航制导等良机应用,逐步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规范化、精量化。”卫辉市农技推广服务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刘广亮说。

  为做好今年春季麦田管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了《2024年全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总体来看,我省小麦苗情长势普遍较好,越冬期一、二类苗占比达89.4%,与上年持平,比常年增加3.8个百分点,实现了大面积小麦安全越冬。

  针对今年我省小麦生产特点,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提出全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建议,麦田管理应以“一促五防”(促苗转化、防除杂草、防治病虫、防御冻害、防范春旱、防止倒伏)为重点,因地因苗因天应变管理,构建合理群体、培育健壮个体,搭好丰产架子,夯实今年夏粮丰产丰收基础。

  当前,全省各级农技人员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因苗施策、精准管理、环环紧扣,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扎到底”。

  备足“粮草”护春耕

  春耕生产,后勤是关键。全省各地在农资供给方面,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备足春耕农业生产所需物资,确保春耕物资供应充足,为农民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在位于宁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的河南丰四方化肥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在智能化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刚刚生产出来的各类肥料整齐摆放在产品储存区,等待装车发货。

  “为做好今年春耕备耕工作,公司做足了准备,原料采购充足。”河南丰四方化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思玉说,目前,该公司正加班加点生产成品肥料,完全可以满足春耕备耕供应需求。

  在三门峡市湖滨区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湖滨区瑞粮农资有限公司的厂区内,装运叉车来回穿梭,一袋袋化肥整齐码放,为春耕化肥保供筑牢坚强保障。

  “化肥被誉为‘粮食的粮食’,即将迎来春耕春灌高峰,我们要全力以赴为粮食供好‘口粮’。”湖滨区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胡向阳表示,将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渠道优势,优化集采集配模式,全力构建区有“农资配送中心”、乡有“农资转运站”、村有“新型经营主体”的三级配送网络,全力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打好今年春耕生产第一仗。

  “现在,我们已储备供应复合肥1100吨、农膜11吨、农药9吨。”舞阳县供销合作社负责人说,与此同时,一方面充分发挥县生产资料公司龙头配送作用,携手全县14个乡(镇)的239个农资连锁网点,共同服务于全县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延时经营、拆整卖零、电话预约、送货上门、流动服务车等便民服务措施,保证随到随购、随要随送。同时,积极开展以土地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测土施肥、配方用药、技术咨询等,为全县农民生产提供便民服务。

  在确保农资供应的情况下,全省各地高度重视农资商品质量管理,从源头上确保农资商品质量,多部门协作,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坚决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农民用上优质肥、放心肥。


编辑:李艺凡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