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二十连丰”后,如何确保粮食产量继续稳在1.3万亿斤以上
时间: 2024年03月07日08:55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郁琼源、许可

  当前,春耕备耕已由南向北逐渐展开。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确定依据是什么?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迈上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的台阶。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近年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粮食生产不确定性增加,端牢饭碗的压力不断加大。

  虽然面临挑战,粮食生产也要稳中求进。

  对于今年粮食产量的目标,计划报告进一步阐述了相关考虑: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粮食产量目标需要保持稳定。同时,随着深入推进粮食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节粮减损等工作持续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中有升。

  如何确保完成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

  计划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布局建设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加强作物田间管理和技术服务指导,完善化肥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和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

  围绕粮食生产的关键,一系列实招、硬招已经部署:

  ——抓好耕地。

  计划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加强退化耕地治理,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攥紧种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今年将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加快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提高“两个积极性”。

  提高种粮农民和主产区“两个积极性”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我国将继续提高小麦和早稻的最低收购价,实现全国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全覆盖,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助水平,取消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表示,提高种粮农民收入、种粮科技水平、种粮农民养老待遇;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推进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对主产区的政策扶持,支持主销区和主产区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实施这些关键举措,将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