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在郑州盛大启幕
时间: 2024年04月28日16:33         

202404/28/0844029_79.jpg

开幕式现场

  4月27日,郑州美术馆少长贤集,高朋满座,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数千人齐聚中原,聆听鉴古观今的对话,沉浸式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书法盛宴。这是河南继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后,近四十年后再次承办该项国展。

  以经典意识、时代立场走好书法之路,河南树立了榜样

  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1980年举办首届,每四年举办一届。今年举办第十三届,分山西、浙江、河南三个展区,从全国约十万多件投稿作品中遴选出959件予以展出。河南展区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河南省文联、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郑州市文旅局承办。展览共展出楷书作品215件、隶书作品132件,展示出全国书坛隶书、楷书创作的整体风貌。同时组织四个配套展览:全国名家邀请展,展出名家作品55件;“汉字中原——汉三阙暨豫地汉碑特展”,展出嵩山汉三阙拓片24件、豫地汉碑拓片20件;“文明的微笑——龙门二十品特展”,精选洛阳龙门造像题记作品60件;“从法度到意趣——千唐志斋唐宋碑志特展”,精选千唐志斋博物馆藏从隋代到宋代墓志拓片作品90件。

202404/28/0845513_88.jpg

202404/28/0845511_40.jpg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隶书、楷书展览现场

202404/28/0845505_68.jpg

全国名家邀请展现场

202404/28/0845518_51.jpg

“汉字中原——汉三阙暨豫地汉碑特展”现场

202404/28/0845507_73.jpg

“文明的微笑——龙门二十品特展”现场

202404/28/0845506_49.jpg

“从法度到意趣——千唐志斋唐宋碑志特展”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表示,此次展览的举办,是广大书家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积极书写时代正大气象,展示新时代新征程书法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书协一盘棋,守正创新,讲好中国书法故事,推动书法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契机。“河南是厚博而不失秀雅、豪放而不失灵气的‘中原书风’崛起之地。此次在河南举办第十三届国展隶书、楷书展,正当其时、恰逢其势,彰显了河南书法界服务全国的担当意识和承前启后的奋进作为,也是借力河南深厚历史积淀,倡导书坛承续传统、开拓创新,以经典意识、时代立场推动广大书家和书法工作者积极书写时代正大气象的深入动员。”李昕对此次展览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河南省文联、省书协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展览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成为了“书家聚力艺术创作的舞台,大众感受书法文化的盛会”。可以说,在以经典意识、时代立场走好我们当下的书法之路上,河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更为全国书法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202404/28/0845509_49.jpg

书法教师为学生现场授课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表示,书法国展时隔近40年书落户中原,是光荣和梦想,更是责任和担当。河南将此次展览作为践行“两个结合”、传承弘扬传统书法文化的具体实践,认真落实中国文联、中国书协部署,对各个环节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为全国书法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献上一份厚礼。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符号,也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优秀传统艺术,它不仅是记录中华文明的工具和载体,更体现着中华文明的本与源、根与魂。河南是中国书法的原乡与重镇,从殷墟甲骨到汉三阙再到洛阳“龙门二十品”再到“神笔王铎”,“中原书风”劲卷九州而长盛不衰。河南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多元手段展示书法之美,以虔诚之心打磨精品之作,以笔墨形象书写正大气象,让书法所蕴含的中国精气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努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500年来第一次,把嵩山汉三阙“搬”进展厅进行全面展示

202404/28/0845509_52.jpg

202404/28/0853278_30.jpg

展厅里的“汉三阙”和拓片展示

202404/28/0853280_9.jpg

豫地汉碑分布图

  “我们把嵩山汉三阙‘搬’进展厅进行全面展示,这是500年来第一次!”作为相关配套展览的主要策划人之一,河南省文联兼职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介绍,此次展览把等比例大小的汉三阙搬进了展厅,使这些东汉现存唯一神庙阙有史以来首次同框展出,同时还梳理出豫地汉碑分布地图,对汉碑拓本进行了全面展示,这些都是学习隶书与篆书的经典名作。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北朝碑志、造像记,是魏碑的艺术宝库,千唐志斋则是一部镌刻在石上的隋唐宋楷书史。“河南有着如此丰富的隶书、楷书遗存,这也是当代书法取法的资源宝库,对当代书法振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吴行表示,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河南逐步成为书法大省、书法强省。以书风正大朴素、功力扎实深厚、群众基础广泛、梯队建设稳固为特征的河南书法,成为河南文化艺术的亮丽名片。借第十三届国展举办契机,河南繁荣发展书法的氛围将更加浓厚,以书法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202404/28/0853279_38.jpg

展览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建会也表示,“这次展览不仅对书法界,对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群众来说,也称得上是一个书法盛宴。作为书法家,不仅要在书斋对帖临帖,还要深入生活,而展厅里汉三阙的立体展示,让人沉浸其中感受这种氛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与古人的对话,对书法家的身心都是一种滋养。”

  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书法艺术盛宴,开幕当天便吸引近万人参观

  “从国展评审结果看,隶楷书作品笔墨功力普遍提高,书写意趣增强,碑帖融汇成为自觉,传统回归趋势明显,出现了许多新人。”针对此次隶书、楷书展的作品,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如是评价。她说,河南展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观众奉献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书法篆刻艺术盛宴。繁荣发展书法篆刻艺术,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需要,是文化自信自强的标志,更是书法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宏伟事业中不断成就艺术梦想,在赓续中华文脉的时代长卷中留下浓重绚丽的一笔。

202404/28/0853281_59.jpg

202404/28/0853282_68.jpg

  展览现场

  “河南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因为我是写魏碑的人,魏碑的主要遗存都在这里。我看了后很兴奋,这都是最顶级的作品,版本很好,尤其是龙门二十品拓片展,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展览。”中国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此次展览的评委之一李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楷书、隶书展能在河南举办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古代书法的传承和时代书风的引领都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我们的取法方向都在这里,这是我们的根,我们继承的传统就是这块土地遗存下来的瑰宝,这是这场展览的重大意义所在。”

202404/28/0855228_53.jpg

  “面对面——媒体交流会、作者见面会”现场

  当天下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二楼多功能厅,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面对面——媒体交流会、作者见面会”。孙晓云、李昕等多位中国书协嘉宾临时调整行程,利用一个下午的宝贵时间,与新闻媒体代表、入展作者、书法爱好者进行交流互动,介绍第十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审和展出情况,总结研讨此次展览中的创新举措、经验亮点和未来发展模式,并认真听取书法作者、爱好者心声与呼求,就如何促进书法事业繁荣发展、更好讲述中国书法故事进行深入交流。

202404/28/0855391_5.jpg

202404/28/0855393_0.jpg

  展览现场

  展览当天,前来观展的观众络绎不绝,郑州美术馆延迟至19:00闭馆。据不完全统计,当天进馆人数有近万人。这些观众来自全国各地,有入展的书法作者,也有慕名而来的书法爱好者。他们在展厅里流连忘返,纷纷表示“目不暇接,收获满满”。此次专题特展的举办让经典作品闪耀时代光芒,走进人民大众,使展厅成为书法美育的第二课堂,让珍藏在中原的书法遗存成为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桥梁,唤起大众对书法艺术的向往与追寻。(文/彭彬 秦鑫歌 张雷 图/王玺 张新行 付锐 刘洪锋)


编辑:李艺凡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