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首页      河南   推荐   社会   民生      国内   专题   快讯   评论      财经   文化   地市      娱乐   体育      旅游   时尚   艺术   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原快讯 > 地方快讯 > 正文
张桂枝老子岀关图将成为工笔老子出关的经典之作
时间:2013-07-22 10:54:25    来源:中原经济网        

  【中原经济网讯】2013年7月21日,中国著名工笔画大家张桂枝教授,将自己全新创作的价值100万元的巨幅工笔《老子出关图》无偿捐给中国老子书画院,中国老子书画院院长尤中会欣然为张桂枝《老子出关图》题跋,老子书画院艺委会组织专家经过认真评审后指岀:如果说范曾《老子出关图》是写意老子出关的代表,那么,张桂枝《老子岀关图》可以称得上工笔老子出关的的杰作。

  张桂枝先生1947年10月生于河北盐山,是当代著名的工笔画大家。张桂枝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曾拜金鸿钧、溥佐为师,并有幸得到欧阳中石、启功、孟繁盛、米春茂,刘金才等大师的亲授和精心指导,绘画和书法有着深厚的底蕴。张桂枝擅长动物、花鸟工笔画,书法以瘦金体见长,多次参加国内各级书画大赛并获大奖。现任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画院院士、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老子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艺术评审委员会专家、教授、国务院中国中西部地区顾问等。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联合国人才组织授予“世界知名人士”荣誉称号,荣获“世界和平勋章”等。他的工笔画细腻生动、富贵传神,享誉国内外。其作品“春韵”、“戏猫图”、“华夏雄风”、“一览众山小”同时收入《中华书画鉴赏辞典》;长卷巨作《百虎图》、《百猫图》等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名家高度赞誉,被联合国人才组织和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受邀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举办个展或联展。此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结集出版的《张桂枝画集》,是继《张桂枝工笔画集》、《中国工笔名家——张桂枝画集》之后,又一部全新的工笔花鸟和工笔山水集。

  以老子出关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并不少见,几乎所有的人物画家,都偿试过此类题材的创作,但也许是范曾老子出关的影响深远,很少有画家能超越范曾的老子出关。早在今年五月,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著名书画评论家苏清杰找到张桂枝,希望张桂枝用工笔为中国老子书画院创作一幅内容全新的《老子出关图》,张桂枝欣然接受。但他知道:这并非一幅简单的创作。中国老子书画院是以顶级书画家为主的高端书画院。加盟老子书画院的画家,都是各省书协、美协副主席以上且确有成就的书画大家。目前,为中国老子书画院创作过老子出关图的知名画家不下十几位,但都不能让老子书画院满意,时至今日,中国老子书画院宽大的展厅和办公室,却没有一幅与老子相关的美术作品,现在老子书画院偏偏又邀请张桂枝创作工笔《老子出关图》,这无疑是希望张桂枝在同类题材中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张桂枝接下这一“特殊任务”后更是夜不成寐,不得不放弃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画廊的定单,全心投入到老子出关的创作中。但自己要创作的老子出关,如何迥异众多老子出关模式化、政治化的人物造型形象,以古代先贤老子为题材,以传统文人画的笔墨为表现手段,如何打破笼罩中国画多年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审美转换提供新的契机。这是张桂枝以线赋形,强调骨法用笔和笔墨表现的创作观念和实践,如何打破工笔写实主义对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绝对笼罩,将现代工笔人物画由写实向写意推进的关键。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推敲,一幅全新的工笔《老子出关图》在张桂枝的笔下问世。亦真亦幻地把老子出关的历史和传说,真实地再现在六尺生绢上:一白发老翁身着素袍,头戴斗笠,双眉垂鬓,胡须拂膝,悠然坐于牛背,身旁牵牛执蹬的小童,在落日渐晚的凉爽风中,兴致高昂,步履矫健。肩后竹竿上,酒葫芦的红布穗儿一飘一荡。那通灵的青牛有节奏地踏步缓行。似乎是从远处缓缓而来,然后似乎又飘然而去。潇潇长髯,苍苍银发,把老子出关的神态勾勒得惟妙惟肖,细细品味一笔一画,皆可见其画风朴拙,盎然古趣,感悟率真、纵逸灵动等多种审美情趣。那超然笔墨下勾勒出的一老一少,给人一种无以言状的宁静,特别配以几株叶已退去象长了眼晴一样的枯树,是显示季节的变化,还是周王朝的衰落?还是对当今社会生生不息的观察?可以说,无论你怎么品读,都不能不说是神来之笔。作品中的线条犀利挺拔,作品中的用墨用色大胆准确,最大限度表现出哲学家的老子别有一番忧国忧民和韬光养晦的风采。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张桂枝的大家风范。这也恰恰是张桂枝和众多《老子出关图》的不同和绝妙之处。面对张桂枝的《老子出关图》,记者不禁想起苏东坡赞扬画圣吴道子的诗句:“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分享到:
责任编辑: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0371-55983551
>> 图片新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热门搜索
    无相关信息
Copyright © 1987-201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67260396
报纸广告热线:0371-67260238 报纸发行热线:0371-65925863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高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