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中原经济网讯】两个月前还在为无田种烟而发愁的青山镇烟农樊太亮,如今却在田里忙着为200亩烟田中耕。近日,他高兴地告诉笔者:“多亏镇里同志帮我协调土地流转的事,否则,我不可能实现规模种烟的心愿。”今年,在青山镇,像樊太亮这样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烤烟大户有20余户。
“去年我把家里的5亩地流转了出去,一年有2400元左右的租金,反过来帮老熊种烤烟,一个月还能挣两三千元钱。”青山镇冲口村村民甘得元显得很高兴。今年,冲口村兴起了“烤烟”热,而深究原因,要从党员熊正光的土地流转说起。
2013年,在政府的引导、协调下,熊正光率先用自家的土地种起了烤烟并在当年获得了可观回报。尝到了甜头,熊正光陆续流转了60多亩土地,种植烤烟。“烤烟种植虽然单亩看起来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加在一起,数量就大了。2014年,除去人力、地租等开销,还能挣个十七、八万元。”熊正光笑着说,“土地流转种烤烟致富,不但我个人得到了实惠,带动作用也很明显。”
村民卢连娣首次种烤烟,因此只流转了5亩地。她告诉笔者,以前种10多亩地全种玉米,最丰收的年景亩产也才1000多斤,产值1000多元。2014年,她种烤烟18亩,赚了6万左右,是以往最好年景的10倍。
而部分常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对冲口村的土地流转有另外的看法。远在天津务工的村民尹有亮认为,土地流转出去了,在外打工也不担心土地摞荒了。
如今,在种烟大户的带动下,该镇农民种烟积极性高涨,种烟农户达200余户,种植面积达5000亩。(方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