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中原经济网讯】在罗山县青山镇岳山村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一条条宛如蓝色缎带的水渠蜿蜒田间;一座座新修蓄水池波光粼粼;田地里,碧绿的庄稼随风起舞。“哗哗哗”的水流从一条新铺设的“小农水”渠道流进村,一路欢歌。村里的支部数书记甚荣斌看到这一幕自然喜上眉梢,他说:“像往年那样的连续高温,以后就不用怕了,田里取水简单多了。”
近日,在青山镇岳山村东西干渠两旁,笔者看到,农民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一股股清水从渠里流淌出来,流进了油绿的麦田。走近一看,田地里新修的渠道纵横交错,渠道直接修到了地头,这是青山镇大力实施“小农水”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为实现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把“保障发展、服务民生”的水利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青山镇连续四年,着手建设“小农水”项目,包括修建灌溉渠道、整治堰坝、改造排水沟等,使全镇15个村的1.5万亩农田直接受益。(方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