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驻马店 > 正文
董国安:乡村振兴路上当先锋
时间: 2024年07月07日11:19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王有震 牛金元

  这几天,董国安的手机铃声不停响起,在大磨山野生大青桃即将成熟之际,他收到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预售订单。

  年逾古稀的董国安,是驻马店老区泌阳县古城街道七里岗居委会安庄组的一名果农,自汝南园林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研究林果的栽培与管理。通过查阅《泌阳县志》,他发现原产于盘古山区的野生大青桃,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1992年春节,董国安在盘古山发现了野生大青桃。他以此为原种,利用盘古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经过30多年的精心栽培与繁育,培育出了性能稳定、品种优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大青桃。

  据介绍,野生大青桃每年7月中旬成熟,具有含糖量高、香味浓、丰产性强、适应性广、存贮期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董国安也因此被授予“河南省林果乡土专家”称号。

  2015年,董国安成立大磨山野生大青桃中心农场,致力研究培育野生大青桃。他选育的大青桃先后成功获批“大磨山大青桃”和“董国安大青桃”两个注册商标,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证书。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有奔头。董国安以传授栽培技术为切入点,助力乡村振兴。他走村串户,为乡亲们提供栽植苗木、施肥浇水等服务,带领乡亲敲开了“致富门”。

  “1斤大青桃能卖4元至5元,每亩地收入在1.5万元左右。多种一棵大青桃,就多一棵‘摇钱树’。”董国安表示,“这样既保护野生优良果木品种,我们又多了一条致富门路。”

  去年,在泌阳县林业局支持下,董国安在盘古乡柿树底村建成了30亩的乡土树种大青桃试验示范林基地。目前,泌阳县发展种植野生大青桃1600多亩。

  近年来,泌阳县聚力林果经济发展,各种特色水果种植大户、创业典型在村里比比皆是。一部分“领头雁”率先行动、示范引领,让荒山变成“聚宝盆”、果树蝶变“摇钱树”,群众正在用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