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佳月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将于6月19至21日在郑州举行。目前,活动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这是6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暨2023中国(郑州)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本届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据悉,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原为“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共同创办,截至2020年,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签约项目3741个、签约金额1.86万亿元,一大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实施,为加快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布会上,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赵宏太介绍,本届活动以“开放、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围绕活动主题,组委会共设计安排综合活动2场、专题活动11场、省辖市专场推介对接活动5场。
其中,11场专题活动,主要是院士中原行、产业转移交流活动,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产学研合作、专精特新企业与资本市场、设计河南暨工业设计等专题对接活动,力争推介和达成一批重点合作项目。
活动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各有关单位邀请客商人数已达1200余人,其中包含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重量级企业家。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构建产业生态,省政府决定于6月20日-24日在郑州举办2023中国(郑州)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
大赛以“豫见智能驾驶,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前沿展示、赛事比拼、交流研讨、智能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促进河南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省现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00余家,年产整车超过58.6万辆,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拥有郑州宇通、上汽郑州、开封奇瑞等1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拥有汉威、威科姆、华骏、拓普等22家知名物联网骨干企业,具有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平台;培育了洛阳钼业、多氟多、中航光电、远东传动等一批本土骨干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物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白布刚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持续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巩固客车优势,发展乘用车和专用车,重点加快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示范应用,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编辑:晏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