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赏花热”“采茶游”“中式风”——清明文旅消费一线新观察
时间: 2024年04月07日08:12     新闻来源:新华网     

  清明,处仲春与暮春之交,正是百花香、绿满窗的时节。除了在慎终追远中传承祭祀,以踏青赏花、插柳戴柳、放风筝、做青团的方式亲近自然,也是中国人沿袭千百年的传统习俗,体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文化。

  在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与周围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相映成画。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4年清明节旅游预测洞察》,清明假期的机票、酒店等旅游产品预订直线升温,自驾赏春等活动成为出游主流,其中假日赏花的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上涨超6倍。

  小朋友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城关镇上翁哨村油菜花田中荡秋千。新华社发(磨桂宾摄)

  从清明到谷雨,正是春茶采摘时节。而“采茶游”以满满的文化味和体验感深受游人青睐。旅游平台马蜂窝发布的数据显示,逛茶园、品春茶成为今年春季旅行的“新宠”,热度高涨110%。

  村民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茶场采摘春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近期,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万亩茶园里,樱花竞相绽放。近年来,当地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茶旅融合带动当地发展。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玉河茶庄民宿负责人张瑜说,“这几天生意很火爆,采茶的、赏花的人特别多,住宿都是满的。”

  村民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茶场展示刚采摘的春茶。 新华社发(王超 摄)

  这个春天,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全国大小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事让游人在赏春的同时又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眼下的洛阳,花如海、人如潮。伴随着第41届牡丹文化节的开幕,“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赏花盛景扑面而来。天津游客陈小姐说,“大街上穿汉服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想要去体验洛阳古城的文化、风韵。”

  游客在河南洛阳王城公园内赏花游玩。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洛阳这里有很浓重的文化气息,而且花也很好看,有牡丹、樱花、桃花,还有很多别的花,一次可以看不同的东西,所以觉得很值得来。”香港游客林先生说。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春天兴起的“赏花热”“采茶游”等踏青出游方式,既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又结合了现代旅游特色,反映了当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将会加速文旅产业的发展。

  游人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乘坐游船赏花游玩。新华社发(苏阳摄)

  记者:夏鹏、崔晓强、刘振坤、韩朝阳、郝源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