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电视开机率经历断崖式下跌,不看电视你就会去看书吗?
时间: 2024年01月22日08:40         

  【艺评】不看电视,你就会去看书吗?

  当尼尔·波兹曼以20世纪后半叶美国繁荣的电视时代为背景展开媒介批评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料到,距离1985年《娱乐至死》出版还不到40年,曾经占据大众媒介统治地位的电视也会“遇冷”。

  近日,一则《2024年中国智能电视交互新趋势报告》援引的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电视开机率经历了断崖式下跌,由2016年的70%下降到了2022年的不足30%。这一“刺眼”的数字也冲上了热搜。

  电视开机率的暴跌可以说毫不令人惊奇。实际上,传统电视的统治地位早在互联网兴起时就已开始动摇。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多样的信息、个性化的内容,而适应碎片化内容传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无不在抢夺人的注意力。当受众的观看习惯改变后,能够交互、提供多元选择的智能电视系统取代了单向接收电视信号的传统电视,“像玩手机一样刷电视”成为用户需求的关注点。如今,就连电视机本身也不再是家庭的标配产品。有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累计销售彩电2162万台,较2022年同期下滑13.02%。而这已经连续下降了5年。

  尽管电视逐渐退去“光芒”,尼尔·波兹曼的观点如今仍闪烁着“现实之光”:他提出“媒介即隐喻”,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电视媒体绚丽夺目的画面、令人兴奋的音乐、不间断的视觉享受等特性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其更倾向于感性、表面化的理解而非深入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这种感性需求进一步催化了电视内容肤浅、碎片化,当其应用于教育、政治等公共话语时,容易出现泛娱乐化倾向。

  这份对技术垄断的警示在当今毫不过时——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又何尝不是放大了媒介的影响?不少人随手打开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没有一两个小时停不下来。早已有研究表明,大脑神经在经过短视频的持续轰炸之后,脑中激增的多巴胺足以让人上瘾。而如果大脑反复处理快速且带有奖励特点的内容,那么在处理节奏较慢的内容如工作、学习时,能力就会发生改变或损伤。“注意力持续时间在缩短”“专注力自制力下降”“对短视频成瘾”……扪心自问,不打开电视的时间里,还有多少人会去认真阅读一本书?

  当然,这并不是说,新的媒介环境下深度、严肃的内容就不复存在。毕竟,媒介形式和技术的发展无法逆转,内容生态也迎来大爆炸般的丰富发展,如今人们已不可能放弃高效,一味回归印刷术的时代。无论是纸张、电视、电脑还是智能手机,本质上都是为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多元选择的载体。只是当我们意识到媒介的影响,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行为有更加主动的觉察和选择,才更能不被大屏或小屏所掌控。

  不久前,母亲与我通话时提及热播电视剧《繁花》,“好久没在电视上看完一部好剧了。”听了她的推荐,家里没有电视机的我,从书架深处把一直没读完的小说原文翻了出来:相比影视带来的视听盛宴,书本里细密的方言、丰沛的细节、交错的人物,倒更让我回味起阅读的滋味来。(工人日报)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