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新馆正式面对公众开放 来殷墟赴一场“千年之约”
时间: 2024年02月27日08:16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郑州2月26日电 (记者 唐健辉 施雨岑)河南安阳,洹水之滨。一座青铜色的博物馆大气庄重,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2月26日,这里正式面对公众开放。

  这是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约2.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近4000件套文物令人目不暇接。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它们静默无声,却生动而鲜活地“讲述”着“商”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文明。

  在新馆一楼车马遗迹专题展厅内,考古工作者正在仔细清理殷墟遗址出土的马车实物标本。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辆马车。

  手铲微微倾斜,轻轻刮落表层泥土,再用竹签沿着土层纹路慢慢清理,最后用刷子扫去表层浮土,一个清晰的车轮遗迹便在考古工作者手中显露出来。这场开在博物馆的“考古公开课”载着游客穿越3000年时光,一窥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壮阔景象。

  新馆三楼,110余片首次展出的甲骨记录了一位商朝小王子的生活日常。考古工作者推测“子”是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的儿子,是一位热衷于占卜的问卜者。其中一条“子其疫,弜往学”的卜辞,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兴趣。

  “这条卜辞记录着‘子’入学后有一日生病,但又不敢无故旷课,于是他就占卜,这次的疾病是否严重?我是否能去上学?”殷墟博物馆讲解员胥怡雯说,这条卜辞被称为“3000年前的请假条”。

  “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致敬殷墟90余年的丰硕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致敬中国考古学百年辉煌。”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说,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鼎盛面貌,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商代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

  开馆当天,从四川远道而来的游客郝明宇刚刚走出展厅,就对记者感慨道:“不得不说,我可能并不了解这些文物,但走近注视它们时,没有人能抵挡住它们的魅力。”

  “为中华文明点赞!”“感觉能在里面泡一天”“列入我的旅游目的地清单”……许多游客这样在网上给博物馆留言。(2024年02月27日第01版)


编辑:晏语悦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