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潞安化工天脊集团:逐“绿”前行 厚植底色
时间: 2024年03月26日10:20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洋 通讯员 王爱军

  开春奋斗、绿色发展,就是潞安化工天脊集团(以下简称天脊集团)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的新动能。广大干部职工担当作为、拼搏实干,逐“绿”前行,向“绿”奋进,以实际行动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1.png

  天脊集团在精益思想指导下,更好发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对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服务保障作用。该公司坚定执行“风险管控”工作主线,严守环境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抓手,努力实现节能降碳增效,有力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png

  天脊集团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总基调,紧紧围绕“三条主线、四大创新”工作主线,严格按照“源头减排、过程严控、管治结合、奖惩分明”的原则,强化环保基础管理,推进治理项目建设,收到成效明显。2023年再次获得“氮肥、甲醇行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作为煤化工企业,天脊集团将环保始终放在第一位,自我加压,主动向行业优秀企业对标环保能源目标指标。以2023年为例,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工业取水量、合成氨产品综合能耗,均完成潞安化工集团考核要求。合成氨综合能耗创历史以来最好水平,2023年6月份单月合成氨产品综合能耗达国家标准先进水平。

3.png

  天脊集团将环保项目治理牢牢抓在手上,科学施策,不等不靠,定了的事情就抓紧干,压实责任、全力推进、务求实效。从该公司环保能源管理部了解到,2023年完成了合成氨厂1200#薄膜过滤器完善改造,提高了冲渣水悬浮物治理水平,焦油煤密闭棚建设项目具备初步使用条件,为焦油渣自行利用奠定了基础。强化VOC管控,实施了合成1000#VOC地沟密闭和5600#CO治理、氨火炬改造项目及方元公司加氢小罐区VOC治理。推进并完成新建外排除盐工程环评、能评、安评、职业卫生验收和168小时性能考核。

  能耗双控,是天脊集团持续强化严抓的关键。该公司实施的降低气化炉炉渣残碳项目,立足技术创新,通过科技攻关实现目标,做到了气化炉残碳含量降至10.6%以下。同时,该公司将节能增效与“算账”文化有机结合,组织技术力量推动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3年淘汰高耗能落后设备4台变压器和20台电机。在提升本质安全度的基础上,年节约电费68万元。该公司进一步增加“绿电”比例,2023年购买4000万Kwh新能源风电,超额完成了任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三个项目目标任务的完成,有效支撑了企业能耗双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4.png

  精细管理是天脊集团下功夫做实绿色发展的“必修课”。该公司苦练内功、从严管理,实现了新的提升。2023年积极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全年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量超过30万吨以上,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104%,炉渣利用率达247%,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综合利用率提升为现有渣场腾出了空间,为新建渣场提供了时间缓冲。持续推进三不见工厂建设,对化工异味进行常态化监测、考核。推进清洁运输改造提升,煤炭运输已投入新能源车36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叉车、厂内倒运车辆实现新能源零的突破。同时,科学统筹平衡生产稳定和污染物减排之间的关系,在2023年应急减排天数204天基础上,有效支持了装置稳定生产。在新联控安装了小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公司周围安装了12台环境空气质量微站,完成长治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微站在废水总排口的安装投运,有效服务环境质量管控。复肥SCR项目申请中央大气污染储备库专项奖补资金200万元。

5.png

  “一滴水”价值创造的理念,在全体干部职工深深扎根。天脊集团将“一滴水”价值创造贯穿节能节水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取得了明显效果。该公司对子公司用户单位增加蒸汽计量仪表,进一步厘清能源核算边界;以“七个一”为抓手,深入推进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保证了产品综合能耗任务良好完成。深入开展蒸汽无组织排放专项治理,2023年查处85处,快速有效得到整改。在强化节水管理,合成氨、硝酸、硝酸磷(钾)肥等四项水效指标达到山西省地方标准定额要求。

6.png

  在碳排放方面,天脊集团完成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完成了公司2022年度发电设施、化工行业碳排放数据核查,顺利完成发电设施第二履约周期的履约,配额盈余13.7898万吨CO2。以大宗定向方式完成20万吨碳配额交易,以挂牌交易方式成交3.5万吨,为企业创造收益1499万元。


编辑:王丽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