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河南省消协:老年消费“套路”多 这些“陷阱”要避开
时间: 2024年05月13日21:01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建芳

  随着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持续发展,在老年消费者对健康长寿、感情关怀需求较大的情况下,个别商家利用老年消费者对于身体、心理健康的渴望,用陪老年人聊天、体检、送小礼品等手段骗取老年人信任,但这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陷阱。

  近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老年群体消费者及其家人,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听信不良商家的虚假宣传,不要贪图小便宜,避免盲目消费。

  消费提示一:电视、线上购物需谨慎

  老年群体的生活习惯较固定,生活中的娱乐项目也较单一,电视购物、网络购物对比实体店购物能够更便捷、更直观地让老年群体获得想要的商品。消费者不要轻信电视、网络广告内的“专家”“教授”对产品夸大功效的宣传,涉及“中奖”等诱惑信息更要提高警惕,尽量考虑货到付款或第三方监控的付款方式进行支付。收到商品后,须仔细查验,如无法辨别真伪时,可让家人帮忙确认无误后,再签收、付款。

  消费提示二:选购保健食品要理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具备了养生保健意识和“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保健食品也越来越受到老年群体的青睐。老年消费者应注意:对会销活动、免费体检、免费赠送等活动要擦亮眼睛,如身体出现不适,应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要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概念,不可用保健食品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在购买保健食品前,及时征求医生建议或与家人商议,注意查看产品包装有无“小蓝帽”标志,了解商家有无合法资质等。

  消费提示三:警惕“低价团”“免费团”旅游消费陷阱

  参团旅游一定要选择有经营资质旅行社,不要贪图便宜选择所谓的“低价团”或者“免费团”,更不要被“买保健品送旅游”“买保险送旅游”等噱头所迷惑,一定要确认旅游活动是不是有经营资质旅行社组织,有经营资质旅行社须同时具备《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出游前要与旅行社签订好旅游合同,交纳费用应索要相应凭证并妥善保管,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

  消费提示四:投资理财有风险,莫把“陷阱”当“馅饼”

  老年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清楚理财产品不等于储蓄存款,预期收益不一定就能成为实际收益。警惕利用高额回报为噱头的宣传,要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涉及大额投资理财、购买保险、收藏品回购等项目,要多与家人沟通,多渠道了解项目真实情况,切莫一时冲动购买。

  同时,省消协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及时向商家索要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支付记录等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先与商家协商,若未能达成共识,可及时向消协组织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消费者更需要家人的关爱与陪伴,家人应常关心老人的生活问题和情感需要,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防止落入消费陷阱。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