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春夏季是人们户外活动频繁季节,也是蜜蜂工作繁忙的季节,户外活动中难免被蜜蜂蜇伤。蜜蜂蜇伤后,根据伤势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轻症和重症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和全身症状。
局部反应:
疼痛:被蜜蜂蜇伤后,局部会立即感到疼痛。
红肿:皮肤局部会出现红肿,类似被火烧伤的感觉。
麻木:有时会出现局部麻木的情况。
水疱:少数对蜜蜂过敏的人还可能出现水疱等全身中毒症状。
全身症状:
头痛恶心:部分人在被蜜蜂蜇伤后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
呼吸困难:如果伤势较重或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气管痉挛。
休克:极少数情况下,蜜蜂蜇伤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昏迷休克等严重症状。
处理建议:
去除毒针:蜜蜂蜇伤后,首先要去除留在皮肤内的毒针。可以用消过毒的针头或类似工具将毒针取出。
清洗伤口:由于蜜蜂蜂毒是酸性的,可以用碱性液,碳酸氢钠、肥皂、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以中和并清除残留的毒液。
消毒处理: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难忍,可以局部使用利多卡因封闭。如果对蜜蜂毒素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抗过敏或抗休克,必要时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注意观察:受伤后,应密切观察伤者症状,特别是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一旦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饮食注意:在受伤期间,应避免食用发物和刺激性食物,如羊肉、鱼类海鲜等,以免加重过敏反应。
蜜蜂蜇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并密切观察伤者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症状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户外活动中怎么预防蜜蜂蜇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减少接触:尽量避免前往蜂巢集中区或已知的蜜蜂活动区域。减少在繁殖季节(如春季和夏季)在户外喝含糖饮料,因为蜜蜂对甜味敏感。
避免穿着花色、鲜艳或深色的衣物,因为蜜蜂可能会被这些颜色吸引。建议选择浅色、暗淡的衣物。
注意穿着和卫生: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以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出门前最好洗个澡,消除身体的异味,避免使用香水或香味浓郁的护肤品,因为这些可能会吸引蜜蜂。
避免惊扰蜂群: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惊扰到蜂群,不要故意接近或触碰蜂巢。
如果发现有蜜蜂在附近飞舞,应保持冷静,不要慌张,避免拍打或奔跑,以免激怒蜜蜂。
避免高风险活动:在登山、郊游等户外活动中,避免踏入人少的草丛或灌木丛,因为这些地方可能是蜜蜂的栖息地。注意观察树枝和岩石上是否有蜂巢,如果发现有蜂巢,应绕道行走,不要试图去捅蜂窝。
自我保护:如果不幸被蜜蜂误解并遭到攻击,应用衣物保护好头颈部位,并迅速向蜂巢或蜂群相反的方向逃离。
也可以原地趴下,用衣物或其他物品遮盖住露出的皮肤。
了解蜜蜂习性:了解蜜蜂的习性和活动规律,有助于更好地预防蜜蜂蜇伤。例如,蜜蜂在白天活动较为频繁,黄昏和夜晚则相对较少。
自备急救物品:对于过敏体质或曾经被蜜蜂蜇伤过的人,建议自备肾上腺素针盒或肾上腺素笔等急救物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自救。
预防蜜蜂蜇伤需要从减少接触、注意穿着和卫生、避免惊扰蜂群、避免高风险活动、自我保护、了解蜜蜂习性和自备急救物品等方面入手。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蜜蜂蜇伤之害。
(科普作者姓名:马玉亮;现职称:副主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急诊医学科)
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