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洛阳 > 正文
嵩县:“药食同源”,新口味蕴藏新机遇
时间: 2024年10月22日11:04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赵明辰

  “养颜桃胶罐、红豆乌鸡罐、气血双补排骨罐……”最近,环陆浑湖沿线的“曲里十二罐”火爆了老饕们的朋友圈,药膳美食“去班味儿”,养生食疗征服着过往的每位游客。

  


  近年来,药食同源的养生新理念备受年轻人青睐,吃各类药膳日益流行,“国潮养生”逐渐融入年轻一代的生活,药食同源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嵩县素有“天然药库”美誉。“华夏汤药鼻祖”伊尹生长于此,唐代“食疗鼻祖”孟诜在此创作《食疗本草》,“药食同源”的传统古已有之。目前,嵩县已查明本土生长药材多达1310种,中药材种植面积70万亩,占河南省的1/9。

  


  日前,第二届洛阳“嵩州药膳宴”大赛在陆浑湖畔拉开帷幕,来自各地的名厨以丹参、柴胡、皂刺、黄精、山茱萸、连翘这嵩县中药材“六朵金花”为引,分别烹饪2道药膳煲汤类菜品和4道药膳菜品进行比拼评奖,各色药膳佳肴让在场游客吃的不亦乐乎。“我刚刚品尝了养生山药乳鸽汤,里面加入了山药、黄芪、党参等,美味养生,回味无穷。”来自信阳的游客郭先生说。

  


  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强调食物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巩固药食同源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地位。

  近年来,嵩县正通过大力推进中医药、地域特色食材与健康营养食品融合形成药食同源产业链,利用嵩县丰富的道地药材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多元化发展,充分挖掘中医药资源价值,提高中医药附加值,带动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

  


  拉长中药产业链,嵩县城关镇万亩丹参生产基地叶岭村便是个典型。其在发展丹参产业时,除注重丹参本身的经济价值外,还挖掘丹参的科普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开发丹参茶、丹参蜜等药食同源产品;发展乡村采摘游、中药材研学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建立丹参驿站,招商进驻餐饮服务业,主打与丹参相关饮食,深受游客欢迎……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嵩县孝老风气浓厚,每天都有年轻人把老人的生日宴摆到丹参驿站里,看着窗外的美景,喝着丹参鸡汤,既暖胃又暖心。”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介绍。

  据了解,中国药食同源(中原药谷)产业创新大会也将在10月25日举行,一系列“利好”因素叠加,有力助推相关产业在嵩县落地生根,不断发展。

  


  抢跑新赛道,抓住新机遇。目前,嵩县已深入对接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围绕黄精、山茱萸等道地中药材资源,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同时培育开发丹参、桔梗、银杏叶、茵陈等中药材提取物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加快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开展茶药同源产品研发,成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茶药研究专业委员会”“孟诜文化研究会”,建设中原药谷茶药同源研究院,与省科学院、拈花微笑茶院合作,针对丹参、柴胡、黄精、连翘、桑叶等药材叶运用制茶炮制工艺开展研究;推进校企联动,联合河南科技大学与河南金乐嘉集团,成立绿色健康休闲食品联合研发中心,已开发8款新产品。


编辑:王丽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