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低空经济迎风正起 飞得高还要飞得稳
时间: 2024年06月14日15:10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赵海军)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2024年低空经济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赛迪顾问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33.8%;2023年中国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规模达9.8亿元,同比增长77.3%。

  截至2024年2月底,中国低空经济领域企业5.7万家。从成立时间看,近五年新成立的企业数近2.1万家;从区域分布看,超六成企业分布在中南和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湖南、浙江、山东等省份,华北地区占比约12.6%,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和河北。

  低空经济新赛道,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赛迪顾问的研究表明,低空经济存在“三层万亿”发展空间:第一层即促进低空飞行器制造发展,培育更加丰富的低空应用场景与服务新业态,核心产业规模成长空间超万亿元;第二层即以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投资空间超万亿元;第三层即服务模式延展促进空中交通运输发展、飞行体验促进消费变革等各类经济活动,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空间超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公共服务市场不断扩大,低空飞行活动日益活跃。在低空运输、监管巡查、森林防火、空间测绘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低空飞行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头部物流企业在江苏、重庆、云南等地区多次开展无人机物流运输试点活动,低空物流的效率优势凸显。

  低空经济的兴起使得低空飞行活动频次增多,无人机多领域作业成为常态,因此对低空飞行器的安全监管法规建设迫在眉睫。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提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其生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划设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内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等等。

  现阶段我国虽已开始对低空经济的飞行安全进行规范,但其安全监管保障行为的实施依旧任重道远。未来还需结合低空雷达、感知避让、通信保障、信号防干扰、多机协同等技术进一步构建低空安全体系,在安全监管能力上从特定区域监管逐步转向跨区域多领域协同监管。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