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发展“耳朵经济” 激活生产消费生机
时间: 2024年07月30日08:41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来,利用碎片时间“听读”成为流行趋势,伴随这条小众的内容赛道走向大众化,“耳朵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耳朵经济”包括播客、听书、有声读物等,具有便捷化、阅读碎片化、互动性强等特点。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相关企业4万余家,三成以上公众有听书习惯,35.4%的用户选择付费订阅,预计2028年在线音频市场收入将增长至510亿元。

  “耳朵经济”发展,不仅丰富了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推动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也激活了消费新“声”机,为经济带来新活力和新机遇。为进一步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动有声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当前,音频平台用户对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内容创作者和市场主体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发掘新的创作领域,丰富创作题材的“内容池”。分析研判用户阅读消费场景与用途类别,了解其需求偏好,根据各自市场定位开发差异化、垂直性的优质内容,布局和深耕个性化细分领域,加快树立具有辨识度的市场品牌。音频以听觉为传导途径,其播出效果还取决于播讲者对文本的诠释能力、声音感染力及背景音效的信息密度。如何提升作品内容品质,将文字符号升华为带有亲密感和人情味的对话,为用户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将是市场主体面临的考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搭建一支集编剧、配音、导演、后期制作等多方面人才于一体的强有力的团队就显得必要而重要。

  “耳朵经济”的崛起得益于科技的创新发展,数智技术在音频生产过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于内容生产、流量预测、分发推荐等环节,音频平台可以获取用户的点击流量、付费习惯、评论内容、分享频次等数据,并根据算法机制建立用户画像,精准预测其行为习惯和偏好,为个性化内容生产提供支撑,从而提升用户黏性。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技术等将使生成的语音更加自然、流畅,传递更丰富的情感温度,系统性提高用户的收听体验。同时,无线耳机、智能音箱、智能汽车等各类智能硬件的日益普及提供了多终端、沉浸式、全场景覆盖的接收渠道,在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同时,也为“耳朵经济”的提质增效开辟了新的空间。

  由于“耳朵经济”以听觉为主要内容形态,可以很好地解放双手、双眼。因此,音频可以渗透到不同场景中,和其他应用共享碎片化时间,这为构建“音频+”的多元业务生态提供了可能。如“音频+直播”模式可实现实时互动,用户可通过音频参与直播,获得即时反馈;“音频+游戏”模式可通过声音引导创造出全新的游戏体验;“音频+出版社”模式可通过有声书和播客等形式拓宽传统出版传播渠道,使阅读变得更加便捷和生动。如此来看,以模式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将为推动“耳朵经济”健康发展拓展更多有效路径。

  (作者:赵恒春,系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