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全球支付占比创新高,人民币活跃度持续提升
时间: 2024年09月05日09:01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全球支付占比创新高,人民币活跃度持续提升

  新华社记者吴雨、任军

  图为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清点人民币和美元。新华社发

  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占比逐步提高,在跨境投融资活动中日益活跃、“朋友圈”不断扩容……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币全球吸引力持续提升。

  来自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占比达到4.74%,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渣打全球研究报告也显示,7月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保持上升势头,年初以来增幅达17%。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不断增强。

  今年3月,义乌市格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通过迪拜市场完成首单直接货币结算外贸订单。海外买主的货款不需要通过境外银行兑换成美元,也不用在香港结算为人民币再汇进境内银行卡,而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中资银行海外分行通力合作,直接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

  在公司负责人蔡正浩看来,这不仅提升了支付效率,还能避免汇兑风险,更降低了手续费成本。

  星展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纪沫表示,近年来,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小于全球主要货币的波动幅度,在贸易结算中被使用的比重逐年提升,使用场景也逐步拓展。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稳外资稳外贸、新型离岸贸易、外贸新业态业务等跨境人民币支持政策,推动货物贸易收付中人民币结算占比持续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为27%,较2023年全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汇丰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同比显著增长,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中不乏中国知名乘用车、工程车企业的身影。”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环球支付方案部董事总经理曾愫介绍,作为拉动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跨境电商出于对汇兑风险的考量,在跨境结算中更倾向于使用人民币。

  除了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活动中日益活跃,其中债券表现尤为突出。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余额4.5万亿元,同比增长37%。

  “近年来,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持续活跃、交易量明显上升。”星展银行中国环球金融市场部债券承销负责人周晗说,“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举措,增强了境外投资者持有债券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融资方面,由于人民币利率下行,更多经济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融资,熊猫债、点心债余额大幅增长。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人民币国际债务证券存量为2195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77%。SWIFT的数据则显示,7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近年来首次达到6%,排名连续两个月超越欧元升至第二位。

  当前,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发展,人民币“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在31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3家人民币清算行,签署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9份。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在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货币当局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境外货币当局动用人民币余额104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动用外币余额折合4.81亿美元,对促进双边贸易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本外币协同,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稳慎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流动性供给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筑牢“防波堤”,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慎推进。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