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近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团队高素霞博士等专家一行赴新县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方贤文等陪同调研。今年春季以来,新县雨水较少,当地中药材生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专家团队重点进行了产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技术指导。
根据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2024年新县引种丹参近500亩,由于合作社缺乏种植经验,丹参出苗率受到很大影响。专家们深入新县田铺乡、金兰山街道办事处,新县辰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了解丹参出苗情况,由于引种的丹参多为根段种植,种植时间过晚,土壤保水性差,丹参种植后没有及时浇定根水,所以几百亩丹参几乎没怎么出苗;另外,出苗前,不合理除草剂的使用也会影响丹参出苗。调研中发现,合作社苗栽的丹参成活率和长势都很好,根据新县当地的水浇条件,专家提出在新县发展丹参种植,以育苗移栽起垄种植的方式会更有利于丹参产业发展。
专家随后来到新县箭厂河乡同信生物瓜蒌和葛根种植基地,查看葛根和瓜蒌种植情况,由于种时没有及时施肥,瓜蒌长势弱,藤蔓还未引好,专家针对田间情况提出应及时追肥并浇水,同时注意葛根病虫害预防工作。
在信阳羚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查看丹参种植情况,公司基地引种的丹参出苗率及长势很好,起垄栽培,排灌方便;颠茄穴盘育苗,高温出现苗发黄死苗现象,建议种子药剂处理及苗期控温控水,并对颠茄草、丹参等中药材的育苗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指导。在苍术种植及育苗基地,专家查看了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对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预防给予技术指导。
此次科技服务活动,通过专家们的现场指导和交流,提高了种植户对中药材生产管理的认识,也为今后的生产管理指明了方向,不仅为新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科技活力,也为当地农民解决了现实问题,更有利于促进新县中药材产业更好的发展。
编辑:晏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