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广东用新科技破解保鲜难题——一年四季吃荔枝有望成真
时间: 2024年05月16日09:21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广东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荔枝产区。4月以来,广东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过程。进入5月,荔枝迎来挂果、上市期,不少消费者担心,之前的降雨会不会导致荔枝减产涨价。记者就此向广东相关产区和部门了解情况。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广东全省荔枝减产已成定局。在高端荔枝主产区东莞,当前正值荔枝壮果期,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去年冬季与今年春季异常天气、荔枝大小年以及强降雨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东莞荔枝总体成花、坐果情况不理想,且不同品种受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其中观音绿、妃子笑等品种相对较好,成花率在五成至七成;冰荔、岭丰糯等品种成花率一般,糯米糍、桂味等品种成花率较差。东莞市荔枝协会会长赵吉庆表示:“目前来看,全市荔枝挂果率约为去年的两成,可以说是近10年以来同期新低。”佛山市荔枝产量同样大幅下降。佛山鸿基农场果园相关技术人员表示,由于荔枝开花时节遭遇大雨冰雹,加上今年是荔枝小年,该农场减产估计在一半以上。

  为最大限度降低极端天气影响,广东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早早行动起来,通过多举措提升荔枝产量、稳定荔枝市场。4月份,强雷雨预警发布后,东莞农业农村部门立刻以多种方式广泛通知荔农,科学指导荔农在雷雨天气如何壮花保果。与此同时,通过连续举办培训班、组织“轻骑兵”现场指导、印发技术要点等多种方式指导果农应对雨水,根据荔枝不同生长阶段采用放蜂授粉、保果壮果等技术措施提高荔枝收成。荔枝陆续上市后,还将举办荔枝文化节,开展东莞荔枝宣传推介、产销对接等活动,扩大“莞荔”品牌影响力,减少荔农损失。

  端午节前后是荔枝大量上市时节,行业人士预测,减产之下,价格难免上涨,一些往年热销品种荔枝,今年可能一货难求。东莞厚街镇荔枝种植能手王仕兰种植的冰荔口感极佳,由于今年挂果率低,很多老客户都预订不上。赵吉庆估计,东莞主要荔枝品种价格或翻番,其中减产幅度较小的妃子笑预计涨到20元/斤,糯米糍则涨到50元/斤至60元/斤。

  虽说今年荔枝涨价可能性较大,但一项农业“黑科技”的出现,让消费者看到了未来“荔枝自由”的可能。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拎着一篮“冻眠”荔枝上台“带货”。据介绍,这篮于去年采摘的荔枝,在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加持下已“冻眠”了10个月,解冻后仍能保持如鲜荔枝般鲜红,果肉晶莹剔透,营养品质能保留九成以上。“如今荔枝不但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保存成本很低。”广东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处长胡胜春介绍,去年保存的200多吨“冻眠”荔枝已于今年逐步推向市场,在盒马、京东等电商平台畅销,目前已基本售完。

  事实上,这项荔枝保鲜“黑科技”早在今年年初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举办的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上就已亮相,并在我国北方展现出巨大市场前景。去年荔枝季,广东开展“科技助力荔枝保鲜增收惠民行动”,组织省内优势科研院校开展技术攻关,突破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将荔枝保鲜期延长至1年。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推动该技术产业化应用,支持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及相关企业,在广州建立2条年产能达1000吨的“冻眠”荔枝生产线,覆盖多个荔枝品种。据了解,“冻眠”荔枝受到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消费者热烈欢迎,市场供不应求。

  一直以来,荔枝作为季节性集中上市水果,不仅受大小年、气象灾害影响,还面临“一日而色变,三日而味变”的保鲜难题。遇上小年,价格走高;遇上大年,则可能出现“果贱伤农”的情况,影响次年荔农种植的积极性。稳定的荔枝价格有赖于稳定的市场供给。事实上,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荔枝丰产丰收已是常态,产量锐减的年份并不多见。在2019年至2023年的5年间,广东荔枝实现了“五连丰”。接下来,广东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强“冻眠”荔枝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力争用新技术保存2000吨荔枝,同时推动荔枝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可以想见,“一年四季吃荔枝”“天南海北吃荔枝”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记者 郑 杨)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