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中考前孩子紧张焦虑,父母如何积极应对?
时间: 2024年06月17日15:45     新闻来源:扬子晚报     

  家长求助:女儿即将参加中考,平时成绩一向不错,自从第一次模拟考数学成绩不理想之后,感觉整个人的心态崩了。女儿也想学,可就是学不进去;越是想考好,结果连简单的题目都常常答错。作为父母,如何在关键时刻助力孩子的中考呢?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答疑:中考临近,孩子为什么会越来越紧张焦虑?一是成绩起伏,孩子对中考结果的“不确定”产生了消极预判。过分关注失败,导致学习失序,即失去节奏、失去掌控感,就像跳绳一样,越是害怕断掉,就越容易卡绳;二是可支配的时间资源越来越少。孩子想得越多,行动力越弱,表现为单纯地学不进去,而且人在焦虑状态下警觉性会增高,连同学的读书声、父母的说话声都难以忍受。

  作为家长,要有正确的陪考心态,避免思维“反刍”。期待要合理,不要一看到孩子分数好一点就产生过高的期待,接纳孩子情绪的波动,肯定孩子取得的正常成绩。做好后勤保障。“做好饭,不添乱。”安排好一日三餐,确保孩子的睡眠时间,督促孩子保持适量运动,不过多介入孩子的备考。亲子间有效沟通,不传递焦虑,用平和的心态与孩子沟通,温馨、安静、不被打扰的家才能让孩子心定下来。

  作为学生,适度的紧张不一定是坏事。心理学研究表明,紧张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成倒U形曲线。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状态为零点,随着压力的逐步提升,紧张感来袭,人体反而能够逐渐激发出潜在能力,思考和学习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因此,与其杞人忧天,不如把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提高对学习结果的确定性,如每天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查漏补缺,做的事多了,焦虑感自然会减轻不少。我们有这样一些“抗焦虑方”供参考:

  心中有预期。孩子只能跳过1.5米高的横杆,如果总是把横杆放在1.8米的高度,美其名曰“希望孩子冲一冲”,自然会遭遇失败。调整好心理预期,不刻意追求所谓的心态平稳,顺其自然也许才是最平稳的心态。当然,心态调整好了,不代表就准备好了,还要依据老师的要求、根据自身的情况执行复习计划。此时,多做难题没有多大必要,不如回归基础,保证曾经错过的题如今都会做,巩固做题的顺畅性,从而找回学习的自信。

  生活有规律。什么时候起床、睡觉、运动或复习,基本上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甚至可以在相应的时间段复习相关科目,让自己的兴奋点和考试的时间相对应,不随意打乱已经形成的生物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才能有清醒的头脑去学习。

  情绪有出口。一旦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要适时宣泄。不要没事就去想“我今晚睡不着咋办?”“我又没有复习好怎么办?”停止不必要的执念,不要将自身价值跟考试分数捆绑在一起,而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来自家人的陪伴是重要的情感支持,不妨一起做做家务,聊聊天;来自朋友的陪伴是重要的社会支持,和朋友说一说心事、听听音乐、打打球、吃吃美食等,都可以减压。

  放松有方法。中考前的紧张焦虑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脑力训练。如默念:“只要坚持,我就有满满的能量。”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形成条件反射。最简单有效的脑力训练是深呼吸,通过呼吸代谢掉体内过多的肾上腺素,3-5分钟的深呼吸,往往会让孩子神清气爽,身体的放松自然带来心情的放松。(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