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宋小东 常勇
7月6日,一场有关传统文化和数字教育相融合的活动在郑州木华苑民居博物馆内举行。上午活动开始后,嘉宾们首先参加了木华苑民居博物馆。
郑州木华苑民居博物馆位于郑州市荥阳洞林湖附近,建于上世纪70年代,规模较大,掩藏于山谷丛林中。起初是为了备战备荒,河南省电影公司、河南省图书馆均入驻,成为中国三大电影胶片库之一。
2016年,管理人郭桦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筹资启动郑州洞林电影文化驿栈、郑州木华苑民居博物馆项目。这里不仅有不同历史阶段典型代表的中国北方民居窑洞建筑艺术、木构建筑艺术、经典的中式家具艺术,还有百余部电影胶片、经典书籍。经过6年的精心打理,这里已经成为郑州又一独特文化风景。
参观完结束后的读书分享会,由家庭教育系列丛书的主编陈绍营书记主讲,分别向嘉宾们阐述了《家道》《人道》《兴家之道》三本书籍的创作背景,以及目前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其中《家道》已经印刷更新至第三版了,社会覆盖面广,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必备手册,同时,也成为学校老师的收藏品。
当天下午,乐品会董事长杨卿君从数字赋能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了乐品会这一平台。乐品会是中国领先的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供应链能力赋能服务文化教育实体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乐品会致力于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能力,为文化教育产业链参与者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数字门店+服务和商家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
乐品会在文化教育实体行业首次运用“平台+数字门店”的商业模式,扁平供应链、赋能上下游、帮采促帮卖,构建多行业、端到端、数字化的城乡文化教育实体业务流通的“新出路”。乐品会的商业模式是以数字门店(文化教育实体店)为中心,保留实体店自主经营权的同时,发挥其在下沉市场:熟人生意、经营灵活等优势。
乐品会文化数字教育平台河南运营中心总经理王英俊就乐品会在河南省市场的发展和规划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利用乐品会先进的数字化平台,为河南的文化事业、教育事业赋能,将河南的顶尖教育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让边远地区、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高质量的教育,为国家文化和教育贡献力量。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