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金艳
面对职场抉择,受困于越来越拥挤的求职机会和上升通道,不同生活环境、人生背景的人,在“上班”之外,都在找寻“旷野”想象的另一种生活可能。部分找不到心仪工作的人士,决定“先养活自己”,当起了“日结青年”。
被重复的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去做日结,会感到一种没有金钱负担的、短暂的“生活逃离”,做得好就开心一整天,不好就忍到今天结束,拿上日结工资然后对老板说“再也不见”。
愿做各行业小菜鸟,不做厂里螺丝钉
95后小伙大斌,本科毕业后,封闭在家考过研、批发市场卖过货、超市前台收过银、搬家公司帮过工,与其当一颗钉住的螺丝钉,他更愿意做一个自由的日结工,他认为这是另一种“重启人生”:低成本实现梦想的生活体验。
“我已经积累了40多种类型的‘工作经验’,之前做电话销售,每天打几百个电话来推销产品,枯燥又看不到未来,我果断辞职做了各种行业里的‘小菜鸟’。”
“不咋累,我们10个小工,帮人打下手拆展台,打包、装车,干了6个小时,第二天工资到手,每人200元。”做帮工的陈浩解释,“比坐办公室的很多工作赚的都多,想干就干,也不担心请假会扣钱。”
以天数做单位,领会不一样的人生
“我喜欢做日结工作,在花店里扎花带,整个人都是幸福的。做婚宴服务员,看唱歌的新娘和跳舞的新郎,还有泪洒现场的母亲,像在读别人的爱情故事,我也会热泪盈眶。”同样95后的梁心仪说道,“当然也遇过不如意的情况,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店长脾气有点怪,体验感不太好。”
以天为计量单位的工作,加上随时走人的特点,日结工作充满了新奇,不管工作内容喜不喜欢,同事是好是坏,都没关系,只要说一声“下班啦”,所有不快都消失了。
刚踏入这个行业的魏婷婷展示着她的备忘录:“每一份工作都不同,我学到了很多技能,也不用为了请一天假在人事门口站了半小时不敢敲门,我备忘录写了很多想体验的工作。”
发现新职业方向,找到奋斗目标
郑州市金水路上一家宠物医院里,正在给猫洗澡的小王说:“我出租屋养了8只猫,我每天都要买两只整鸡带回去。”
小王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宠物店,在水果店打包装盒的时候,店长总喜欢把盒子一起称重,眼镜店的大姐说捆绑销售比较好,一段时间后小王认为还是宠物店比较纯粹,可以做自己。
人生也许很难重启,但每个人都希望可以拥有随时转身、自由奔赴的权利,但日结工作只适合体验生活,当个过渡,对于千变万幻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可以先解决眼前困境,再谋求更好发展。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