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在高层建筑打开窗户收快递,早高峰打“飞的”通勤,吃无人机种的农产品,乘坐飞行汽车旅游……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从环境监测到应急救援,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让生产生活更“立体”。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洛阳航空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在以不同形态从河南加速“起飞”。
如今,河南要如何抢占发展先机,实现低空经济飞得更高、飞得更好、飞在前列?
抢先布局
2021年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乘风先行,长空万里。今年,我省把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的新风口。
1月11日,南阳市低空经济发展暨无人机产业协会成立。南阳市副市长杨曙光指出,要抢滩布局,研究3~5年产业发展规划;
2月28日,安阳首家省级实验室“蓝天实验室”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担任实验室主任,聚焦低空经济重大科技需求开展研究;
4月11日,西华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昭才带队到重庆通用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考察学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5月19日,郑州航空港区首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开幕,河南多家无人机企业与航空港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拓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积极开辟新赛道,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河南实施优势再造、换道领跑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是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河南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省正在构建‘一核、两翼、六组团、多园区’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布局,建成覆盖全省的‘1+4+N’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的新赛道,我省作为全国低空经济繁荣发展的主阵地,具有发展低空经济的优越区位。
蓬勃发展
目前,我省低空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近年来,河南以通用航空发展为重点,加快完善规划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健全通用航空产业链,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郑州、安阳正是其中的“优等生”。
以郑州为例,近年来依托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郑州全市通航产业、无人机产业发展已规模初具,在交通运输、农业植保、生态巡查、应急救援、公安警用等方面拥有实践经验,在产业、运行、服务和人才等方面具备良好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展基础。
作为低空经济中最具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郑州已经启动无人机物流同城配送,也意在通过无人机物流同城配送开启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新篇章。
同样有“底气”的安阳被称为飞翔之城,低空空域全境开放,航空运动起步较早,享誉全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尤其是“蓝天实验室”的成立,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背景的科研人才。该实验室作为河南唯一聚焦通航及无人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的省级实验室,未来将成为安阳乃至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加速器。
“我省拥有广阔的低空空域和丰富的航空资源,低空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郝爱民表示。
找准定位
在多地加力布局低空经济的情况下,我省要如何进一步突破低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避免同质化竞争?
对此,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仝新顺表示,一是差异化有侧重地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避免重复投资和低端投资;二是分层次全方位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定飞行安全保障措施;三是渐进式多领域拓展消费应用场景,创新与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四是多途径培养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和应用型人才。
“河南要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安全是前提、人才是支撑、市场有待接受、监管必须跟上,这就迫切需要强化顶层设计,需要建设低空天网、完善地面网络,需要拓展应用场景、构建创新生态,进而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进河南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仝新顺说。
在郝爱民看来,我省各地应充分梳理市场需求,密切结合本地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找到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定位,做好科学规划。
“发展低空经济,一定不能再走发展通航的老路,也就是普遍存在的供给和需求脱节的问题。”郝爱民表示,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当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涵盖了农林植保、安防监控、地理测绘、应急消防、快递物流、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低空经济+农业”市场广阔,可先行重点探索。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