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高书旺:蝶变满目新 幸福踏歌来
时间: 2024年07月29日15:2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杨存玲

  行走在绿色田野环抱的内乡县大桥乡河南村,一幅富有现代气息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整齐划一的标准民居、平坦洁净的水泥路面、宽敞美观的休闲广场、热火朝天的生产一线,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彰显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1.jpg

  河南村原来是南阳市内乡县一个落后贫困的小山村,2012年省审计厅开始对其定点帮扶,先后为河南村投入或协调项目资金46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困难救助等,河南村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成为“乡风文明、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和美乡村。目前,河南村居民人均年收入1.9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已经成为“大桥乡最美乡村样板”。

  情驻村 山村嬗变正当时

  “我自己就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于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对农民的艰辛深有体会。”来河南村驻村报到的时候,高书旺内心充满了一种情愫,他深知自己是以农民的儿子奔赴到此,是耕耘者,也是奋斗者,更是书写者,一定不能辜负这份责任和担当。

2.jpg

  河南村是省审计厅的定点帮扶村,12年来,省审计厅先后派出4任驻村第一书记对河南村进行持续帮扶,不但积极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村基本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水电路、宽带网络全覆盖,还进行厕所改造,污水管网铺设基本完成,建成了配套完善的村卫生所、幼儿园和社区养老院,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高书旺是第4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到河南村驻村时,为了能尽快全面了解河南村的基本情况,他进百家户、访百家情,做了大量的走访工作,河南村669户基本全部走到。

  “走在田间林地或村庄社区里,我时常会想,什么样的农村才是大家想要的农村,河南村未来的发展定位是什么?”在河南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广场长廊,都有高书旺跟村民唠家常里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的身影,他跟群众打成一片,很快摸清了村情民意。

3.jpg

  高书旺还利用驻村第一书记办公经费,带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到附近市县先进典型村庄参观考察,学习他们的发展思路、工作经验、特色产业等。

  通过调研、考察和村“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高书旺跟大家商定了“抓住一个关键、坚持三个依靠、突出四个重点”的工作思路,即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坚持依靠全村干部群众、依靠帮扶单位、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突出“强班子、带队伍,扶志智、防返贫,争项目、夯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四个重点。同时,深化“五星”支部创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将河南村建设成为内乡县的“后花园”。

4.JPG

  “对农民而言,斩断穷根是第一步,后面还有科学发展致富、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的和美乡村等很多步要走。”高书旺深信,每一步用奋斗滋养过的发展都是群众们最渴望的,而堪称“大桥乡最美乡村样板”的河南村也以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发展走上“蝶变”之路。

  担当破题 写好乡村振兴答卷

  走进位于内乡县大桥乡河南村的仙鹤纸业有限公司,机器轰鸣,一线的工人们切纸、包装、装箱、运送,忙得不可开交。河南村村民李华伟和妻子就在这个厂里工作,日常不但可以照顾上学的孙子,农忙时候也不耽误农活。“家门口务工真好,兼顾庄稼老小,多劳多得,平常每月的工资1200元到4000元不等。”李华伟告诉记者。

  一人就业,致富一家。变“输血”为“造血”,河南村招商引资了一批以仙鹤纸业有限公司、宝天曼桶装水有限公司、慧标科技有限公司等符合河南村发展的企业,为当地提供了100多人的就业岗位,真正为当地群众就业提供了便利,让村民变身产业工人,为他们打开致富的大门。

5.jpg

  穷则思变,为了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高书旺跟村委班子也想了很多办法。河南村是一个典型的浅山丘陵村,适合发展林果和中草药产业,也有种植经验。当时,由于果树种植种类多且面积小,没有形成产业特色和规模。

  高书旺多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也多次到有关部门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大家一致认为,大面积种植黄桃是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途径,早几年河南村已有黄桃种植,产量、品质、口感都比较好。

  随后,高书旺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到每家每户做工作,宣传相关政策,介绍发展前景。同时又联系省农科院为河南村引进优质黄桃果苗2万多株,并在浅山丘陵种植400多亩黄桃,为今后黄桃产业做大做强奠定基础。期间,高书旺还带领部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安徽亳州中草药种植基地去参观学习,结合河南村实际,利用100亩林地种植丹参、白芷、芍药、牡丹等中草药作为试验田,发展林下经济。

6.jpg

  “我们计划利用本村黄桃结合邻村蜜桔进行水果深加工,发展第二产业。依托环山公路,开展桃花节、采摘节等活动,吸引城内居民来河南村踏青采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高书旺坦言,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河南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从0.4万元到现在1.9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从2万元到现在38万元,只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才能真正让村民增产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 开创乡村振兴样板

  要想富先修路。河南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山坡上种植有果树,但是进山的路却一直没有修,坑洼不平,特别是到了雨水季节,也是果实成熟的时候,车开不进去,水果运不出来,只能看着烂在地里,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高书旺把这个实情及时汇报给省审计厅,厅领导也非常重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为河南村修建6.2公里环山公路,为让这个项目尽快落地,高书旺到省市县相关部门来回跑了10多趟,办理土地、林地等手续,也多次到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解决占地的问题,通过克服种种困难,2023年10月份终于开工,现在路基基本完工,马上开始铺设沥青,预计今年8月份通车,即将为河南村打造一条致富路、幸福路、乡村振兴之路。

7.jpg

  依托环山公路,河南村将陆续开展桃花节、采摘节等活动,吸引城内居民来河南村踏青采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让村民增产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内乡县委、县政府正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大桥乡河南村田园生态综合体。”高书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总长6.2公里的旅游观光三级公路、占地46亩的大型停车场、共820亩6个农果采摘区、48亩的瓜果加工区、柏树山树山原始森林区、水上游乐园及配套广场、儿童游乐园及野生动物园共600亩,中药材基地、现代农牧业试验基地、青少年野外游乐及实践基地等19个建设内容。”

8.JPG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特别是到了春天,放眼望去,油菜花、桃花、杏花等铺满了山坡,顺着宽阔平坦的三级公路盘山而上,路上随处可见游客正在开心快活地进行农游娱乐,有的游客慕名而来进行摄影写生,有的游客带着家人来到果园采摘,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高书旺坦言,未来,河南村将成为内乡县城的“后花园”,吸引周边县城和市区居民闲暇时来河南村游玩。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河南村村民可以通过生态入股、资源分红和自主创业等方式,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老百姓钱包越来越鼓,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产业越来越壮大,生活越来越幸福,河南村已经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真正建设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小山村里开出“幸福花”,朵朵绽放在了高书旺的心窝里。


编辑:王静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