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二七故事“快递” | 生活总该迎着光亮 看她如何应对命运阻击
时间: 2024年08月21日08:49     新闻来源:二七发布     

  宋爱鲜,长江路街道长江路社区居民,二七区残疾人联合会代表、社区微网格长,三级肢体残疾人、幼儿国学诵读老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她的家庭被评为关爱残疾人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郑州市最美家庭。

  下面是她面对女儿失聪、自己遭遇车祸、丈夫患病等一次次命运考验后,为大家讲述的奋斗故事。

图片

  你们相信命运吗?

  听到命运这个词,很多人觉得特别神秘。俗语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也听过有人抱怨:“我就这个命,没办法。”受这句话的影响,很多人一生都抱着宿命论的思想,认为命运早已注定,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那么,人的命运真的是早已注定,无法改变的吗?我想用我的家庭故事来告诉大家,命由我作,福须己求。

  2005年8月,我和丈夫两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结婚了,在郑州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一年后,大女儿出生。

  在女儿一岁的时候,腿脚不是太好的婆婆住不惯我们六楼的家,带着女儿回到了农村老家生活。女儿一岁三个月时有一次发高烧,婆婆怕耽误我们工作就没有告诉我们,带着孩子在小诊所打了退烧针,直到女儿一岁七个月,我们回老家时,才发现女儿由于那次打针中毒,听力出现了问题,而年迈的婆婆居然一直没有发现……

  2007年10月,女儿被确诊为极重度感音神经耳聋,为了给女儿治病,不甘心的我们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负债累累,却还是无果而终,医生告诉我孩子长大了可以上聋哑学校学手语。

  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我当时甚至想着带着孩子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我担心孩子又聋又哑适应不了社会,甚至还会被人欺负,我不想让她在这个社会上受苦,我无数次徘徊在小河边,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自己,我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生命,如果连我这个做妈妈的都放弃了她,谁还能帮助她呢?我要帮孩子改写命运……

  在那个网络不是很发达的年代,我经常出入网吧和图书馆,努力搜集康复知识,自己先学然后带着孩子实践,我握着她的小手放到我的喉咙上,让她感受到声带的震动,我让她看着我的嘴巴,一字一句感受口型的变化,有时候练得声音嘶哑甚至说不出来话也从未放弃过。当听到从孩子嘴里蹦出来妈妈两个字的时候,我高兴得泪流满面。

  眼看着女儿慢慢在变好,已经会简单地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啦!我心里的喜悦无以言表。因为忙于给女儿康复,我们一直很少回老家。现在女儿会说话了,也正好快过年了,老公和我商量回老家过个团圆年,2009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九我们一家三口赶在除夕夜回家过年。那天车站里面停了好多车,我见缝插针地指着汽车教女儿学说“汽车”,谁知旁边的一辆车猛地一打方向盘冲了过来,眼看就要撞到女儿,我赶快把女儿推到一边,我被卷到了大巴车下……

  大年三十,是别人全家团员的日子,而我却躺在冰冷的手术室里,我前前后后做了四次大手术,做完第三次大手术的时候,女儿来看我,我发现她又不说话了,有时候助听器都不戴了,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坚决让我老公带我去给孩子找康复学校,当我老公背着身上缠着绷带的我出现在未来聋儿康复学校的负责人面前时,她吓了一跳。和她沟通以后,我就把刚满三岁的女儿寄宿到了聋儿康复学校,记得当时女儿抱着我的腿哭得撕心裂肺,我还是狠心地把她留在了那里。

  我在医院整整住了一年,出院后被认定为三级残疾。

  我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更别说照顾孩子了。我在那段时间整日以泪洗面,感觉自己活不下去了,但是想到女儿她需要我,她那么弱小又身患残疾,她以后怎么生活呀!自己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有什么怕的呢?我不甘心,我要帮助孩子改写命运,我要快速地适应生活。当时,女儿老师反映说孩子在学校寄宿学习说话进展太慢,一是老师带的学生多比较忙,二是学校里都是不会说话的孩子,没有语言环境,想让孩子走读。丈夫要挣钱养家,教孩子说话这个任务就又落到了我的身上,由于我是左手残疾,我就把左手绑到自行车的车把上,把车的刹车线移到右把上,用右手控制,重新学习骑自行车。那时候我经常摔得鼻青脸肿,但是想到能天天见到女儿,我就更加努力地练习。通过不断的训练,我终于可以每天骑车接送女儿了,无论刮风下雨,大学路长江路到郑上路西岗这条路我一走就是一年。

  在我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孩子顺利进入了正常小学,我会提前学习女儿的课本内容,孩子在学校听不清楚的回来以后我再耐心地给孩子辅导,女儿不负所望,成绩名列前茅,我还鼓励她学习书法和绘画。

  正当我们觉得生活正在变好的时候,更大的灾难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女儿刚检查出来听力有问题时,为了陪伴女儿更好的康复,我辞去财务工作专职在家,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到了丈夫身上,为了扛起这个家,一天打几份工的老公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直至经常病重卧床不起,家里再次陷入困难。

1724203431885.png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社区书记魏建梅把我的情况逐级汇报到了市肢残协会主席梅丽处,她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梅丽主席给我们申请了小水滴救助,让我有缘认识了一个大爱无疆不求回报的好人——马昕老师,马老师这一帮就是八年,他不但每年都资助我们,还经常支持鼓励我不断挑战自己,在他的鼓励下,我考取了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本科,考取了国家的教师资格证,考取了初级社工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现在还在自学心理学,在大家的帮助和引导下,我对生活重拾了信心。

1724203461219.png

  在照顾好生病的老公的同时,我努力培养两个孩子好好学习,女儿虽然听力不好,但是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努力,成绩名列前茅,书法、绘画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还数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小标兵、艺术小明星、文明礼仪标兵,并荣获二七区“百名自强好学生”的称号,中招以629分的好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儿子不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还爱好广泛、才艺突出,书法、绘画、武术、戏曲、川剧变脸等样样精通,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比赛并获得荣誉。

图片.png

  走出泥淖,我要把爱传递下去。我作为二七区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担任小区单元长和社区微网格长,疫情期间申请担当志愿者参加值班,主动帮助居民采购生活用品;为了挽救生命,我带着孩子到处发传单帮人义卖水果筹钱,热心救助一名因家境困窘几乎放弃治疗的母亲接受手术;为困难群众筹集生活费,倾全家所有资助盲人女孩王怡文走进浙江音乐学院深造,今年我积极加入到区妇联的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中,成为一名爱心妈妈,因为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得到过太多人的帮助,所以我要把自己受到的大爱传承下去。

  我还带着孩子们去聋儿康复学校看望有听障的学弟学妹,给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鼓励学弟学妹增强信心、配合康复;支持儿子去福利院和养老院演出,给别人带去欢乐的同时,让孩子找到无私奉献的快乐与成就。

  如果你想要改变命运,就要在心里种植新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行善积福,努力拼搏奋斗,这样才能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残疾群体虽然身有残疾,生活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这个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会及时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大志)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