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爱心涌动,热心人士捐出17万余元资助新密32名困难大学生
时间: 2024年08月22日09:16         

  拳拳爱心托起希望,捐资助学点亮梦想。8月21日,由江勇爱心公益团队发起的“青丝带助学行动”在新密市举行,共为马梦圆、王一鸣等32名家庭困难的准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7.6万元。

  在捐助仪式上,拄着双拐的马梦圆引人注目。18岁的她告诉记者,2016年她在上初中的时候,经常流鼻血,后来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父亲为了给她挣钱治病,四处打工。然而,2023年6月,即将步入高三的她正在学校上课时,突然接到父亲发生意外身受重伤的噩耗。从此,他们家就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举步维艰。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马梦圆开始在学校的食堂里勤工俭学。在今年的高考中,马梦圆如愿考上了信阳农林学院,还未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欣喜中回过神来,她的双腿又出现病变,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

  父亲卧病在床,年幼的弟弟还在上小学,自己治病也需要花钱……面对眼前的困境,马梦圆十分无助。新密市江勇爱心公益团队负责人郭江勇得知马梦圆家的情况后,立即到她的家中进行探望,并表示要全力资助这个坚强的女孩实现大学梦想。

  为了帮助更多的困难学子,江勇爱心公益团队又联系新密市的多所高中,最终排查出32名考入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发起了“青丝带助学行动”,此举得到了爱心企业家楚俊峰的鼎力支持,捐资12万元用于对困难大学生的帮扶。

  “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在发放仪式上,马梦圆领取了大学生活费5万元。她满怀感激地说:“我将永远珍惜这份关爱和恩情,鞭策自己努力向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家人和所有爱心人士的厚望!”

  面对受助大学生及家长的感谢,郭江勇和楚俊峰均表示,发放助学金只是一个开始,后期还将对他们持续关注,从学习、成长、就业等方面给予关爱引导,这也是发起“青丝带助学行动”的初衷。

  一份爱心,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份责任,能够撑起一方温暖的世界。新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红涛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单位和热心人士加入到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的行列中来,共同推进这项凝聚爱心的崇高事业,为更多的困难学生送去温暖,送去希望,大爱无疆、大善无形,用爱心点燃寒门学子成才的希望。

56b032e6fa8b380d5fac34f73c5af78.jpg

  在发放仪式上,新密市委常委、武装部上校政委马昕现场捐款2000元,他寄语同学们“先成为自己的山,再去寻找属于心中的海”,并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家风、成长、志向、奋进等方面,勉励他们在不懈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答卷。(李岚)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