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河南方城发现夏王朝“战略重地”
时间: 2024年09月14日10:23     新闻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八里桥遗址发现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八里桥遗址发现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人民网郑州9月13日电(记者肖懿木)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河南省方城县八里桥遗址等考古项目最新进展。考古发掘表明,八里桥遗址是为二里头王都提供资源转运与控制的重要枢纽,为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潘河西岸,因八里桥而得名。遗址地处南阳盆地东北隅,扼守中原地区经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区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2022年以来,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在八里桥遗址开展系统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八里桥遗址是一处二里头文化的大型环壕聚落,年代为公元前1700—1600年前后。勘探表明遗址北、西、南侧分布有壕沟,东部以潘河为界,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潘河东岸新发现有大面积同期文化遗存。遗址内探明有沟类遗存11条,将遗址南部划分为相对完整的5个区域,呈现出“多网格”布局,目前主要对大型夯土建筑区和手工业遗存区进行了发掘。

其中,大型夯土建筑区面积约4.8万平方米,1号基址位于一处长方形夯土台基中部,四周有廊、前有庭院。主体建筑南北进深12米、东西宽31米,面积372平方米;南侧有2处门道,宽1.5米,门道处用碎石子铺垫。周围发现有祭祀坑,出土有酒礼器、玉器、绿松石器等遗物。2号基址与1号基址东西并列,形制相似,目前仅揭露出西南角。手工业遗存区发现有墙垣和冶铜相关遗存。墙垣经多次修筑,底部有人祭现象,南墙保存较好,目前探明长度约190米;中部发现有大面积灰黑土堆积,出土有铜炼渣与炉壁等冶铜遗存,为寻找冶铜手工业作坊提供了线索。

“八里桥遗址形成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正是夏文化开始向外扩张的关键时期。”八里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豪介绍说,夏文化越过方城垭口进入南阳盆地,兴建一大批二里头文化聚落,并在垭口附近建立大型中心聚落八里桥遗址用于对南方的控制,保障王都的安全,是夏王朝在关键时期关键节点设立的关键遗址。遗址所在地理位置是连接中原腹地和江汉平原的关键咽喉,是南方铜矿、绿松石和朱砂等矿产资源进入王都地区的重要安全保障,是二里头王都资源转运与控制的重要枢纽。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八里桥遗址面积135万平方米,功能区划完备、有夯土建筑区、手工业区、墙垣、道路等设施,出土有玉器、卜骨、绿松石嵌片、冶铜遗存等高等级遗物,无不彰显出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王豪认为,八里桥遗址在聚落布局、功能区划、陶器组合和器物形态以及精神生活方面与二里头遗址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出八里桥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关联。该聚落初步揭示的“多网格布局”和大型夯土建筑等重要遗迹的发现,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