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金艳
天下武功看少林。10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省政府主办,省体育局、郑州市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22日在郑举办。
“两项传统活动+五项创新活动”打造郑州“世界功夫之城”
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学东介绍,截至目前,本届国际少林武术节共有56国家和地区共2560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自199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
本届少林武术节将采取“两项传统活动+五项创新活动”形式,举办系列节会活动。两项传统活动主要是少林武术大赛、中国武术段位制(境外)考评;五项创新活动主要是少林功夫集体展演、首届功夫郑州国际搏击对抗赛、中美青年武术精英(少林)训练营、“功夫奇妙游”系列活动、“高棉拳回访少林拳”活动等;期间还将举办功夫暨文旅项目观摩、中外武术交流等系列文化活动。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恒康介绍,赛事活动是武术节的核心内容,在国际武联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大会赛程涉及5单元、6个大项、315个小项,参加年龄最大的运动员82岁、最小的4岁。期间,将举办首届功夫郑州搏击对抗赛、国际武术文化交流活动。目前,赛事场馆、赛事器材、赛事编排、裁判调派等已准备到位。
本届少林武术节功夫迎宾式,以少林功夫文化为基点,从嵩山少林寺到开幕场地全长13公里路线上,3万名功夫小子演绎少林武术的传播之路。分为溯源少林、走出少林、薪火少林三段。
开幕式及文艺展演首次放在武术学校举办。开幕式以“源武少林,功夫郑州”为主题。“功夫郑州”作为郑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在本届开幕式当中着重呈现,演绎世界与少林的双向交流。文艺展演环节分为“开山门·传武韵禅心”“立天地·合四海之音”“聚八方·邀神州共武”三个篇章,由登封塔沟武校、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郑州爱乐乐团等单位和团体参演。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看点十足
国际化、权威性、融合性更加凸显。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会员服务和活动监管部主任樊义表示,本届少林武术节的创新,一是增加了名人名家讲堂。邀请武术名家出席本次武术节赛事、担任执行裁判,并为参赛运动员手把手指导技术、提高技艺。二是采取了“两项传统活动+五项创新活动”的形式。
此外,本届武术节与以往相比,在赛事活动的丰富和传播途径上做了更多谋划,尤其是更加注重对青少年的吸引。
郑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雅介绍,主要呈现以下三个鲜明的亮点:
一是首次设置了青少年组武术精英赛。本次比赛特别设置了青少年武术精英赛,分为A组(11周岁以下)、B组(12至17周岁)两组,共有来自国内外近1300名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参加195个小项的角逐。
二是首次设置了中美青少年精英武术训练营。经与美国武术联合会沟通磋商,美方此次选派了11名青少年来访交流。不仅让他们参加武术节各项活动,还组织这些孩子们于22日-23日与登封武校学生同吃同住同训。
三是首次设置了源武嵩山·武林风首届功夫郑州国际搏击对抗赛。组织“功夫少年团”和“武林唐风功夫女团”表演,赋予传统武术新的生命力。首次将少林功夫中的实战技巧与现代搏击元素结合起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专业性。这项比赛也汇聚了俄罗斯、巴西、伊朗、泰国等自由搏击强国的选手齐聚郑州,对于郑州打造“功夫郑州”品牌、扩大在国际自由搏击圈内的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郑州主场,全球参与,发挥武术节带动效应
近年来,河南充分发挥武术传统文化影响和资源优势,少林武术文化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6000万人习练少林功夫及热爱少林文化,国外200余个文化访问团先后到访少林寺,登封市现有武术学校20所,在校学生76000多人,少林功夫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靓丽名片和重要文化符号。
积极弘扬武术文化,编撰《河南武术志》《河南省武术拳械录》,对河南武术相关历史资料、特色拳种进行了全面普查、挖掘、搜集、整理,为文化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发展以少林武术文化为主题的武术创意产业,制作《新少林寺》《少林小子》《风中少林》,以及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影视作品,带动了武术创意表演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武术高端赛事、武术文化、武术表演、武术旅游、武术培训、武术用品制造等业态融合发展。培育了具有少林武术元素的少林宝剑、少林禅茶等特色旅游纪念品,仅登封市拥有少林宝剑厂、少林塔沟武校服装厂等武术产品开发、销售企业200余家,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
河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间表示,下一步,将立足河南发展实际,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满足群众武术健身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拓展和完善武术产业链条,培育和挖掘市场潜能,促进武术产业集聚融合,推动武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