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如何发掘员工的潜能
时间: 2024年10月21日15:26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保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员工的潜能发挥占有重要地位。如果用冰山来比喻人的潜能,它有90%都是沉在水面下未被开发的,而漂浮在水面上的10%,就是展现出来的各种能力,一个企业如果善于进行潜能的挖掘和发挥,那么将有效的提高工作绩效、增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减少企业冗员数量,造就更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如何发掘员工的潜能,身为管理者要有发掘员工潜能的本领,要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才能更好的组建团队,也能更好的发掘员工的潜能,自己强大才是基础条件。首先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作榜样。行为比语言更能感染人,也更能带动人。基层管理者要激励员工有所作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严于律己,才会使员工心悦诚服,进而真正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努力工作。率先垂范所产生的感召力和驱动力是显而易见的,是运用行政手段发号施令难以达到的。只有自身在工作态度、劳动纪律、清正廉洁、生活作风、任务完成等方面都当好排头兵,才有说话的资本,才有管理的资本,才有教育他人的资本。 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肯先做到,要群众不做的事,自己带头杜绝,处处事事以身作则,勇挑重担,敢于攻坚克难,迎难上,见利止,这样才能带动员工,形成上下一心,协调进取的工作局面。作为基层管理者要有惠人识才的能力,常言道,千里马是需要伯乐发现的,发掘员工的潜能需要学会观察和分析,从工作中的小事情观察,从人际相处中观察等等,都能发现员工的优缺点。发掘员工的潜能需要学会和员工沟通,能够做到交心最好,亲自去了解一个人有时候比观察更有效。发掘员工的潜能需要给员工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要发掘员工的潜能,是为了给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是为了给员工机会提升,所以更需要开放一些,公正公平的为员工提供机会和平台。要善于通过多种激励方法,把下属们蕴藏的潜在力量充分挖掘出来。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提供位子,发挥特长“有为”才能“有位”,但“有为”也需“有位”。要激发下属的潜能,首先要为下属选择合适的位子,把下属放到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通过岗位锻炼激发下属的潜能。相信员工,责权一致鼓干劲。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整体,工作要靠全体员工去完成。给员工分任务,压担子,也要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如果只要求员工对工作的结果承担责任,却又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力,责大权小,就会造成员工工作起来缩手缩脚,力不从心,积极性、主动性就难以发挥。反之,权大责小,也会使其责任心逐渐淡化,导致越权办事,不计后果。一般情况下,只要把原则和要求讲清楚,具体做法由员工灵活机动,管理者只需对工作进度和结果进行检查验收。这样员工感到重任在肩,就会在工作中既有计划性,又能发挥创造性,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任务。同时,要讲究民主,让员工参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高明的领导在决策过程中,总是善于启发员工出主意、想办法、拿计策,并能及时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即使意见不成熟,领导者也会注意发现其合理的成分,予以肯定,从而保持决策的民主性。对一个有上进心的员工来说,领导采纳他一条建议,往往比物质奖励更能使他满足,从而激励他的工作干劲。

  二、建立目标,明确任务用目标激发下属的潜能就是经常给下属压担子、交任务、提要求,通过设置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使下属工作有压力,奋斗有目标。产量、质量、利润、成本等,也可以以精神为对象,如思想水平、道德风尚等。有了目标,下属就会感到有奔头。

  三、关怀体贴,以情感人一个人潜能的发挥主要靠主观努力,但也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激发,而信任、理解和宽容是最好的激励措施。以情动人,关心爱护解忧愁。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时刻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层管理者要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诸如家庭、生活、住房、工作等各个方面,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能解决的适当解决,不拖不拉,不能解决的,应讲明情况或向上级汇报,制定妥善安排措施,让员工从内心感到领导是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特别是员工及亲属有病属等伤痛时,要及时探望,不要因工作繁忙而疏漏;员工犯了错误遇到挫折,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说得一无是处,要热情帮助,不冷落,不歧视。这不仅是对员工人格的尊重,也是领导和员工相互沟通的好机会。有时一句心里话、一件慰问品,就能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理解,排除各种误会

  四、奖优罚劣,扬善抑过要激发下属的潜能,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赏罚机制,做到赏罚分明、赏罚及时、赏罚到位、赏罚公正。惩罚的主要形式有点名批评、检讨、处分、经济罚款、法律承办等,能够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奖励能够鼓舞人心,激发下属的荣誉感和事业心。员工有了成绩,最大的希望就是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对员工做出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以增强其上进心,促其更加奋发努力工作。在弄清事实的前提下,把握好奖励时机和分寸。否则,会给员工产生逆反或冷漠心理,难以有效发挥激励作用。开庆功会,慰问奖评,公开表扬,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等,都是激励的基本形式。表扬是为了好上加好,而惩戒是为了由差变好。都要始终树立从严治行的理念,对违反纪律,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不良行为,要敢抓敢管,不隐瞒、不迁就。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正确对待每一位员工,做到惩戒但不歧视,处分而不疏远。使他们感到领导在爱护他,帮助他,关心他,并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五、现场鼓励、正面引导。打仗需要鼓气,公司的各项管理活动也需要鼓气,特别是在动员下属完成生产中的急、难、险等突击任务或进行各项比赛时,实行“战前”鼓动,最能有效的激发大家的拼搏精神,掀起挑战、应战的热潮。

  六、引入竞争,增强活力。领导要善于为下属培养竞争对手,营造竞争的氛围,让下属有压力、有动力。有些单位因为缺乏竞争的氛围,下属长期处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之下,慢慢滋生了一种依赖和懒惰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许多潜能未能发掘,就连一些显能也渐渐消磨掉了。这不仅是下属的悲哀,也是领导的悲哀。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人人都存在这尚未开发的潜能,关键是作为管理者要运用自己的领导艺术让下属自信起来,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具有巨大的潜能,并努力去开发自己的潜能,这样,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发挥。(作者: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吴贵林)


编辑:王丽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