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平顶山 > 正文
宝丰:“虫子哥”养殖蟋蟀把钱赚
时间: 2024年07月31日09:30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韩巧丽

  7月23日,宝丰县龙王沟示范区王堂村铭景农业新旭昆虫养殖厂大棚里,喂养工人一手拎桶,一手拿勺,正在轻轻地给蟋蟀“盛饭”。

  这个养殖厂不仅提供蟋蟀种苗,教养殖技术,还回购养殖户的蟋蟀活体、干货、冻货,通过订单主要销往河北、广西、安徽等地的中药材批发市场。

  “虫子哥把生意做大了,在这干活轻松,一个月还能挣2000元。”65岁的马庄村村民程相月说。

  “虫子哥”,是养殖厂负责人程同新,今年45岁,马庄村人,在外地从事红木家具生产多年。2015年,因市场原因他被迫关闭家具厂,返乡谋营生。

  “我本身就对小昆虫比较感兴趣,一次旅行让我发现蟋蟀养殖的机会。”程同新说,当年经过大量走访考察,发现蟋蟀养殖周期短,投入成本小,市场前景广阔,他便购买了蟋蟀种苗,在老家50多平方米的老屋内给蟋蟀安了家。

  “这些黑蟋蟀,叫油葫芦。它们没有那么爱跳,成体大,平均35天收一茬。”程同新说,蟋蟀含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还具有利尿、破血等功效,有食用、药用价值,还能做饲料。去年卖了一万多斤,收入30多万元。

  养殖蟋蟀收益是可观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养殖时成活率比较低,”程同新说,为保证成活率,他请郏县养殖虫子的朋友传授经验,甚至还专门在养殖区放了把躺椅,24小时观察蟋蟀。

  “蟋蟀需要的最佳温度是26-30度。”程同新说,为保持这个温度,大棚里夏天有隔热层、风扇,冬天通地暖。

  大棚干净整洁,大木箱子里叠放着一层层蛋托,里面爬满了蟋蟀。“蛋托给它们提供了躲避空间。”程同新说,为保持干净,需要定期更换蛋托。“蟋蟀是杂食性昆虫,食物必须充足,还要营养均衡,麦麸、大豆粉、玉米面等各种谷物、豆类、蔬菜、水果。”

  经过多年的摸索,程同新掌握了蟋蟀的特性,有了成熟的养殖经验。程同新打趣地说道:“养虫是个精细活,你对它不上心,它就死给你看。”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蟋蟀养殖,程同新通过抖音直播教授养殖技术,带动了100多位养殖户,也进一步打开了销路,通过线上平台一天销售300多斤。

  “我要把蟋蟀养殖这行业做大做强,老家里场地不够。”程同新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投入百万余元,把王堂村一个废弃的学校改造成3000平方米的厂房,建起4座养殖大棚,还吸纳附近村民6人务工。

  “今年4座大棚预计能收成8万多斤,在自己富裕的同时,我还要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程同新坚定地说。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