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石艳蕾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当日上午,平顶山高新区召开全面推行“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安排服务型执法工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国权作动员讲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韩玉科主持会议,全区管理岗、中层以上人员和30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宣读了《平顶山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体检式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区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先后汇报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体检式监管”就是在行政执法中通过落实“谁执法 谁普法”责任制、对经营主体开展合规指引、发布违法风险预警提醒等方式,提前发现、预防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中的风险隐患,指导经营主体及时改正,避免“小错”酿成“大祸”;“服务型执法”就是在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强化服务意识,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监管,积极为经营主体搭建发展、维权平台,实现监管、执法和服务有机融合。“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模式就是要把促进经营主体发展、服务发展大局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服务的有机衔接,实现监管、执法、服务的靶向性和协同性,形成职能职责全过程密切配合、全环节协调联动的服务合力。
《方案》以转变执法理念,通过推广“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以打造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为目标,提出12项举措。
孙国权强调,高新区全面推行“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工作,是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软环境的重要举措。工作中要深入树立“法治全局化,全局法治化”的理念,实施“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切实发挥监督管理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切实保障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发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要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凝聚开展服务型执法的共识。要更多地融入服务理念,强调源头治理和预防为主要,要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实现监管、执法、服务的有机结合。要转变观念,搞好服务,全面推进服务型执法。要以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事前指导,推动执法端口前移,提前预警“未病”,减少“已病”发生,要建立行政指导、包容监管、柔性执法举措,营造宽严相济、包容审慎、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将监管为民理念贯穿到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将服务意识贯穿到执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要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确保服务型执法落到实处。要成立“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服务举措,每年至少办成100件为企业服务的实事。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高新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督导,形成长效机制,更多的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合力,督促解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健康茁壮成长,齐心协力推动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薛艳真